Limboy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收入《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配少量图片。《我与地坛》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

第一次接触到史铁生的名字,是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于是「史铁生」就与背诵、考试产生了联系,这一耽误就是几十年,好在最终没有错过。

史铁生跟我们一样,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悲欢离合,跟我们不一样的是他在21岁那年就双腿瘫痪,30岁肾衰竭,靠两天一次的透析续命。没有人生来就准备好了迎接苦难,尤其是在最年轻气盛之时。

好在有懂他又爱他的母亲,有在他低落时带来欢声笑语、鼓励他坚持下去的朋友,有拂动心弦却又被拦阻的爱情。当然还有地坛。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个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一直担心,一个被苦难「眷顾」的人,他写的文字也会很苦,以至于除了那份苦,品不出其他的滋味。但史铁生的文字不一样,平实又细腻,可以放在枕边,在夜深人静之时翻看。他会描写当时的挣扎,但不「卖苦」。

一个人可以很细腻,但能把这份细腻表述出来,则又是另一回事,史铁生同时具备了这两个特质。书中有很多描写他母亲的片段,每每读来,都感觉心里一颤。

上帝焊死了史铁生的一扇门,但也打开了他的精神世界,看他的文字,就像进入了他精心构建的花园,你会忘了作者是一个双腿瘫痪、靠着透析维生的人,只会惊叹于花园的鬼斧神工。

借着他的文字,也能一窥特殊年代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我没有经历过,但能共情。觉得生活艰难时,想想那个年代,还能获得些慰藉。

感谢史铁生,感谢史铁生的作品,愿你在天堂与家人团聚。如果有来生,愿你的屋前有一片空地,种两棵树,一棵合欢,一棵海棠。

当呼吸化为空气

全世界只有百分之0.0012的人在36岁就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 本书是“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

豆瓣简介里提到,这本书是斯坦福大学天才医生与癌症抗争的生命感悟,但这其实不是一本散文集,更像是自传。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顾作者如何走上神经外科医生这条路,第二部分则是讲在确诊癌症之后,心态上的变化,以及对应的行为上的改变。

保罗(本书作者)曾经斩钉截铁地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成为医生。因为父亲就是医生,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天黑才回家,把盘子里已经冷了的饭菜热一热吃掉。医生 = 高强度的工作 = 生活中的缺席,这对保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好在有强大又细心的母亲。在母亲的引导下,保罗系统地读完了很多作家的作品,并为之吸引。

书籍成为我最形影不离的密友,就像精心制作的镜头,为我展开新世界的大好风景。

对文学感兴趣的他选择了斯坦福的英语文学专业,又因为书中的一句话:思想不过就是大脑运转的产物。而对人体(确切说是大脑)产生了兴趣,继而又选择了人体生物学。

我学习的最大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求知欲,我非常认真地想要探究,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我仍然认为,文学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神经系统科学则探索大脑最为优雅的规律。

我学习文学与哲学,探究生活的意义;我学习神经科学,在一个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实验室工作,了解大脑的运行机制。

看起来保罗应该成为一个研究神经科学的科学家,业余时间欣赏文学作品。为什么最终他却走上了一线,成为了神经外科医生?因为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生理、道德、文学和哲学,在什么地方相融交会?

一番审视和反省之后,我意识到,自己仅仅是在确认已经明确的事实:我想要直接的体验。只有从医,我才能追寻严肃的生理哲学。从道德的角度来讲,比起行动,思考实在是微不足道。

有些问题,光想是想不出答案的,只能亲自去实践去体验,这就是驱动保罗从医的动力。神经外科会频繁地与大脑打交道,而大脑是生、死、意义的交汇点,既充满挑战,又肩负沉重的责任,而且直达生命的核心: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你愿意用失去说话的能力,来交换多几个月的生命,默默无声地度过余生吗?你愿意冒着丧失视力的危险,来排除致命脑出血的哪怕一点点可能吗?

我们每周基本上要工作一百个小时。事情总是做不完的。我累得眼眶泛泪,脑袋生疼,凌晨两点还在牛饮能量饮料。

这份工作有很高的强度,相比之下 996 真的是福报。保罗坚持下来了,成长得很快,并且向神经科学家的领域拓展。但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却被诊断出癌症(想起了白色巨塔里的财前五郎)。

接着就来到了本书的第二部分:与死神赛跑。从一开始的不愿相信,到接受。最打动我的还是他在确诊癌症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回到手术台,并且不是在旁指点,而是亲自上阵,除非撑不下去。

我必须学会以不同的方式活着。我会把死神看作一个威风凛凛、不时造访的贵客,但心里要清楚,即使我是个将死之人,我仍然还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

我做出重返工作的决定,是因为对我来说,这份工作是非常神圣的。

但现在我已经渐渐早出晚归,又开始看顾病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之外,还加班四个小时。第一周结束后,我整整睡了四十个小时。

如果以后有人问我,「使命召唤」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保罗就是一个很不错的例子。

病情最终还是往坏的方向发展了,保罗在家人的陪伴下,离开了。在得癌症之前,事业和家庭,保罗选择了前者,这让他和妻子的关系一度到了需要婚姻咨询的程度。确诊癌症之后,两人的隔阂没有了,关系变得更近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从这个角度看,癌症也算是帮了一个忙。

就像一张 100 分钟的试卷,结果在 40 分钟时就收卷了,而你在前两分钟才知道这件事,这就逼着你选择优先做哪些题,保罗的这张答卷或许不完美,但他应该很满意,相信也会对后人有所启迪。

改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合平常理及遵从逻辑的思维方式.确实是一种解决之道,但有时中规中矩的做法反而导致 失败,而那些看似不合逻辑和非理性的行动,却出乎意料地使问题得以改善。这种矛盾悖论的现象.正是本书所要...

这本书的作者们是心理研究和行为分析的专家,他们通过多年的临场经验,发现问题的形成和解决的理念适用于更广泛的场景。书中引入了「群论」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并且给出了一些实践过程中的例子。还是挺有收获的,能够帮助你看清问题,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解决方案。


一个做噩梦的人,在梦中可以做许多事——跑、躲、打、喊、跳下悬崖,等等——但是不论他怎么变换这些行为,都无法停止噩梦。跳出梦境的唯一方法,涉及了一个由梦到醒的变化。苏醒不再是梦的一部分,而是转到完全不同状态的一个改变。如果把梦境作为一个系统,现实作为另一个系统,那么在梦里的种种变换行为可以称为「第一序改变」,从梦境切换到现实的改变称为「第二序改变」。这里所说的「系统」,用更精确的名词来描述的话,就是「群」。

根据群论的定义,一个群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 群的内部可以产生无数变化,但任何成员或成员的组合,都无法置身于系统之外。
  2. 群的成员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来组合,而组合的结果仍然相同。
  3. 每个群都有一个恒等成员,任何其他成员与该恒等成员结合,其结果仍为该成员本身。
  4. 每一成员都有其相对的成员,任一成员与这个成员结合,结果为恒等成员。

群的适用性非常广,从抽象的数字,到人组成的群体,只要符合以上特征,就是一个群。比如整数就是一个群,如果把组合的方式设定为「加」,那么 0 就是恒等成员。

从群的视角看,「凡事愈变,愈是不变」,讲的就是群成员的组合结果还是该群成员,群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看上去发生了很多变化,但群的性质没有变。比如为了促进经济,某个城市的政府可能会出台很多政策,如果把城市作为宏观经济体来看,可能没什么变化。

「矛盾的对立统一」,在群这个系统里,就是群里的成员与其对立成员。善行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恶行的存在,如果没有了恶行,善行也就消失了。比如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的车让人是一种美德,因为其他城市一般不这么做。如果全国都是车让人,这就不再是美德了,只是一种行为。

再来看「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前者可以看作群成员的重新组合,群的性质不变,而后者会改变群本身。前者通常遵循常理、合乎逻辑,后者往往是一些非常规的行为。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公元1334年,蒂罗尔(Tyrol)女公爵玛格丽塔·莫塔丝 (Margareta Mauhasch)将卡林西亚省(Carinthia)的霍赫奥斯特维茨(Hochosterwitz)城堡团团围位,因为她十分清楚:城堡位于一处十分险峻的岩石之上,足以抵挡一切直接的攻击;唯有进行长期围困,才能使之屈服。果然,一段时日之后,城堡守军的情况开始吃紧,粮食只剩下最后一头牛和两袋大麦。玛格丽塔这边的情况也同样愈趋急迫,不过却是因为别的缘故——部队开始变得不易控制,何时结束围城,又似乎遥遥无期,而她在别处还有其他军事要务呢! 就在这个时候,城堡守将作了一个对守军而言,超乎寻常而愚蠢的决定。他命令士兵把最后的那头牛宰了,仅剩的大麦则塞进牛腹里,然后将牛尸抛下悬崖,落在敌人阵营前的草地上。女公爵收到这个轻蔑的讯息,一时气馁,立即撤除了包围,转往他处去了。

什么时候该用第一序改变,什么时候用第二序改变,也很有讲究,如果判断错误,可能带来更糟的结果。应该采用第一序改变的可以称为困难(Difficulties),需要采用第二序改变的可以称为难题(Problems)。困难是一些常见的或无力改变又很普遍的状态。难题通常是因为困难处理不当而造成的僵局、停顿、死结等等,比如:

  • 应当采取行动,而没有行动。企图以否定问题存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问题恶化,产生新的问题,使得局面变得错综复杂。
  • 不应当采取行动,却采取了行动。比如孩子会叛逆,会跟父母产生代沟,每一代人都会经历,如果频繁施加干预,可能适得其反。
  • 在错误的层次上采取行动。应该用第一序改变的,结果用了第二序,反之亦然。

第二序改变的原则是「不是 'A',也不是 '非A'」。这是一个古老的原则,例如,禅宗大慧禅师指着一根树枝跟他的弟子说:“如果你称它是树枝,你是肯定的; 如果你说它不是树枝,你是持否定的。那如果不对它肯定也不对它否定,你怎么称呼它?”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禅宗公案,用来迫使人们跳出肯定它或否定它的二分法陷阱,而产生质的跃升,跳到更高的逻辑层次去思考,称为「超脱」(Sátori)。这似乎也类似于圣路加(St.luke)所称的:“你愈想保住生命,就愈容易失去生命,而不顾死活的,反而会活下来。”

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往往是令人不可思议、不可预料,而且超乎常理的;在第二序改变的过程中,常存在着令人困惑不解或矛盾的元素。

第二序改变的解决方法是处理此时此地(here and now)的情境;它直接处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是问题是什么(what)而不是为什么(why)。 比如孩子的失眠跟小时候母亲总是催促他赶快睡觉有关,但知道了这个并不能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要实现第二序改变不太容易,但也有一些技巧,「重新框定」就是其中的一种:将一个客体(事物)的种类成员改变成另一相等有效的种类成员。直白点讲,就是用新的视角去看待事物。比如小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但大人没有去管他,我们会觉得大人没有尽到监管的责任而感到不悦。但如果得知家长今天刚被辞退,情绪非常低落,正在忧心接下来巨大的生活压力,此时心态是不是会发生变化呢。

所谓改变视角,就是改变某个事物的种类,然后用该种类的特性去看待该事物。

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是建立在我们将所知道客体(事物)分成不同的种类之上的。这些种类是人们在心理上建构出来的,所以人们建构出来了一整套现实的秩序,而这些秩序并非客体本身所具有的。 种类的形成不只是基于客体(事物)的物理属性,而且决定于这些事物对我们的意义及价值的程度。

一旦某一客体被人们概念化成为一既定种类的一个成员,人们便很难把它视为同时属于另一种类的成员。

一旦我们觉知到另一种类成分后,便无法轻易回到原来的格局或是先前对「实体」的设定之中。

书中还列举了很多通过第二序改变来达到治疗效果的例子,比如「魔鬼的约定」。

这一招可以使治疗者在闪过两难陷阱的同时,使当事人面对冒险。我们知道如果只是把这个计划当成一个建议的话,他一定会拒绝。所以,我们告诉他,除非他先答应不论这个计划看起来有多困难、多不便或多不合理,他一定要去实行它。

之后,我们并不多说什么细节,只告诉他实行这个计划绝对是在他的能力之内,花费不多,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

因为病人是有时间压力的,治疗者可运用这点告诉病人:我知道有点强人所难,像是要给你一张空白支票。我想你在下决定前再仔细想一下,下一周再让我知道你的答案。(这已经暗示了,如果是否定的答案就代表了治疗的结束)。

这一策略带领病人进入了一个好奇的位置:他只能回答「要」或「不要」。如果他表示不要,便无法知道这个方法会是什么;如果他接受的话,还有可能解决他的问题,他被迫做出一个决定。此外,他也等于被迫承认,如果他拒绝的话,就表示他的抱怨并不是那么紧急和重要。

「魔鬼的约定」是一个特别清楚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再次总结我们的理论:只要当事人和治疗者同时处于当事人所设定的框架中,「问题」一定会持续不变。

「魔鬼的约定」所处理的是框架,亦即「种类」而不是「成员」。

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在看的时候也会想,如果是我,会给出怎样的解决方案,确实还是书中的方案更好,也能学到他们背后的一些思考。

漩渦 完全版

住在黑渦鎮的高中生五島桐繪與齋藤秀一是一對情侶。然而秀一的父親迷戀上漩渦無法自拔而慘死,死後火葬場燒出來的煙竟是漩渦狀的黑煙……自此兩人的身邊的人事物也開始出現各種不同的異變與慘劇,而一切的怪異現象,...

在看这本漫画前,对伊藤润二并没有什么了解,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本恐怖漫画,单纯看到豆瓣评分挺高的,就下载下来看了。

故事的开篇很吸引人,讲的是男主的父亲忽然开始迷上了漩涡,开始收集所有跟漩涡相关的事物,如弹簧、蜗牛壳、印有漩涡图案的和服等等,味增汤里必须要有鸣门卷🍥,还找女主的父亲去定制印有漩涡的陶器,甚至泡澡之前都要先在浴缸造一个漩涡才舒服。男主的母亲为了避免他陷得太深,趁他不在,把所有跟漩涡有关的收藏都扔了。但漩涡已经与男主的父亲融为一体:两只眼睛可以独立地快速转动,舌头也可以卷成漩涡的形状。最后敲碎了身上所有的骨头,把自己蜷成漩涡状装进木桶中。

惊悚感出来了,作者的漫画功底非常扎实,这份精雕细琢的惊悚倒不会引起生理上的不适。以男主父亲对漩涡的迷恋开篇,男主的母亲也因此对漩涡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感,为此去掉了身上跟漩涡有关的部位,如头发、指纹,但男主父亲的声音还是会在耳边响起,最终她刺穿了自己的耳朵,去掉了漩涡状的耳蜗,也因此失去了生命。

男主在邻镇上学,每次回到这个镇时都会感觉到强烈的眩晕,而女主因为一直生活在镇子里,所以感觉不到。之后又不断发生离奇事件,比如班里的一位学生只在雨天才来上学,最后变成了一个大蜗牛;一个从邻镇转学过来的女生,额头的月牙印记变成了漩涡,心智也被这个漩涡控制,最后被漩涡吞噬;灯塔会发出让人眩晕的光;台风会追人,在台风爆发的季节,大声说话都会引起台风;食物短缺时,蜗牛人成了绝佳的食物。

而这一系列奇怪的漩涡事件,都是因为这个镇子被漩涡诅咒,这个诅咒有巨大的吸引力,让人无法逃离,只能等诅咒消失。

这样的一部漫画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是结合了惊悚和想象力的故事,还是「这些漩涡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悬疑?可能都有,但故事的内核也很值得回味。整部漫画讲的其实就是在一个畸形的地方,人们做出了一些畸形的事情,发生了畸形的变化,又无法逃离,而一直身处这种「畸形」环境中的人们,又不太感觉得到这种畸形。有想吸引别人注意力,而被不断强化的漩涡状头发吞噬的女孩;有因为变成蜗牛人而被吃掉的弱肉强食的故事;有被漩涡蛊惑,而不顾一切,甘心成为漩涡的男主的父亲。伊藤润二好像从社会中看到了什么,漩涡的故事,看着离奇,又有一种熟悉感。

这几天走在路上,也会时不时地留意漩涡状的事物,其实并不多。

北方的空地

《北方的空地》内容简介:人类首次以自力方式横穿大羌塘无人区,羌塘,地球上独有的超级荒原,当我们热衷谈论偏远的阿里和热闹非凡的可可西里时,对这片酷寒的高原依然陌生得不知所措。一个人,推着两百斤的自行车,...

荒原旅行中,从未带走过一物,遗落的文物,漂亮的钟乳石,一朵山巅孤傲的野花,甚至一枚毫不起眼的小石头。它们生活在这里,轻轻走过,不要搅扰。这次旅行,却有冲动带走一颗小石头送给一位朋友。她在墨脱旅行中失足,半身瘫痪,却从未丧失灿烂笑容,一颗荒原里的小石头也许最能代表我的祝福。然而,后期的困境,让我无暇顾及这份礼物。我虽坚守了不从荒原带走一物的原则,却也失去了内心的一份祝福。后来,我把随身的求生哨送给了她,希望她在熙攘街头需要帮助时,只需吹声哨子,人群中就会有人跳出来,轻声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吗?”人性的美,不在标榜,而是行动。

徐云的一个视频中,他提到了「杨柳松」,据说是目前唯一一个以自力方式横穿大羌塘无人区的人。心生好奇,一方面是对杨柳松其人,另一方面也是对羌塘无人区,这本书很好地解了我的这两个惑。

用作者的话说,行走荒原所需的品质是坚持、隐忍和乐观。看完书后,对这三个品质印象深刻。除此之外,知识储备、理性思考、决策力、事前功课也都不可少,需要坚持,也需要运气。整个行程有点像「西游记」,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但没有法力,也没有团队,既要面对未知的考验,还要忍受孤独的状态。

极端的气候条件、变幻莫测的天气,有点像三体的恒纪元和乱纪元,即使赶上好时候,也不能舒服地休息上一大片时间,加紧赶路才是要事。作者的任务拆解能力、规划、执行力、应变能力,也让我想到了电影徒手攀岩的主人公,同样是面对「一步走错就有可能小命不保」的任务,在作者调研、拆解、规划、练习之后,竟然变得有可行性,而且最终做到了。强硬的专业素质是一方面,「理性面对不可能的任务,把它当作一个课题去攻克」的心态也至关重要。

作者用了 77 天,以自行车作为载货(主要功能)和交通工具,完成了羌塘的穿越。一个小决定(比如多吃几口糌粑),一次小意外(比如油炉点不着)都有可能在时间的累积下被放大成致命的问题。即使做对了一切,老天还是会不时丢一些难题来考验你的身体、理性、意志和心态,确实太难了。

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A curated collection of Steve’s speeches, interviews and correspondence, 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of...

这是 Jony IveLoveFrom 团队出品的一本关于乔布斯的书,书中几乎全部引用乔布斯自己的话,没有解读,更加「原汁原味」,同时也收录了一些珍贵的照片。

跟随本书的脉络,可以概览乔布斯的人生轨迹,也会发现一些细节,比如著名的斯坦福演讲,是如何一点点打磨出来的;他的歌单是怎样的;iMac 的这个 i 是什么意思。

乔布斯的执念,书名已经做了很好的概括,如果要做一点补充的话,还可以加一个 Deliver。乔布斯深信科技应该增强人类的创造力,美和细节都很重要,所以他要 build a foundation that would last beyond his lifetime,这个 foundation 可以源源不断地 put something (wonderful) back into the pool of human experience.

2010 年,他在给自己的信中写道:

I grow little of the food I eat, and of the little I do grow I did not breed or perfect the seeds.
我吃的食物很少是我种植的,而我种植的这一点点,也不是我培育或完善的。

I do not make any of my own clothing.
我的衣服不是自己做的。

I speak a language I did not invent or refine.
我说的语言不是我发明或改进的。

I did not discover the mathematics I use.
我使用的数学并非我自己发现的。

I am protected by freedoms and laws I did not conceive of or legislate, and do not enforce or adjudicate.
我的自由受到法律保护,而我并未参与其中(立法、执法)。

I am moved by music I did not create myself.
我被并非由自己创作的音乐所感动。

When I needed medical attention, I was helpless to help myself survive.
当我需要医疗救洽时,我无法独自完成。

I did not invent the transistor, the microprocessor,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or most of the technology I work with.
我没有发明晶体管、微处理器、面向对象编程或我使用的大部分技术。

I love and admire my species, living and dead, and am totally dependent on them for my life and well being.
我热爱和敬仰人类,无论活着的还是已经逝世的,我完全依赖他们来维持我的生命和福祉。

Sent from my iPad

在一次内部苹果的内部会议中(2007年),乔布斯是这么表达「回馈之心」的:

There's lots of ways to be, as a person. And some people express their deep appreciation in different ways. But one of the ways that I believe people express their appreciation to the rest of humanity is to 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and put it out there.

作为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活法。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激之情。我深信表达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是创造出美好的作品并分享给全世界。

What's Our Problem

From the creator of the wildly popular blog Wait But Why, a fun and fascinating deep dive into what ...

这是 Wait But Why 的作者 Tim Urban 耗时 6 年写的一本书,剖析了他观察到的美国社会目前存在的问题。

简要概括书的核心思想大概就是:科技让人脱离了地域的限制,可以在更大范畴进行原始思维的连接和聚合,这个聚合后的新物种以各种方式在拖着社会走下坡路。

左边阶梯的顶部小人代表「高级思维」,底部的小人代表「原始思维」。代表人物从上到下分别是:科学家、球迷、律师、狂热粉丝。当上半部分的人聚在一起时会形成「精灵」,下半部分的人聚在一起会形成 Golem(有生命的泥人)。精灵们组合在一起会形成超级精灵,而 Golem 们聚在一起则会互相攻击。

这里的原始思维可以理解为人的动物性,高级思维表示人的理性思维。如果是上半部分的人在一起辩论,辩论过程可能激烈又焦灼,但不会把观点与人绑定,完事后依旧可以一起愉快地吃饭。如果是下半部分的人聚在一起辩论,就会把攻击我的观点认为是在攻击我,把立场和人绑定,到最后可能就冲着人去了。

关于「原始思维们聚合形成 Golem」,可以类比为蚂蚁,单个蚂蚁几乎没什么智能,能做的事情也很有限,就像一个细胞一样。但如果有很多蚂蚁聚集在一起,就会涌现出智能,这才是蚂蚁的完整体。

那为什么以前不怎么出现这样的群体呢?因为不太好满足两个条件:1) 人数要多,2) 个体间可以方便沟通。但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这两个限制很容易就被突破了。同时科技公司面向原始思维兜售的理念,也进一步强化了原始思维。

Golem 的特点是弱思考,但又有行侠仗义之心,同时坚信自己是对的。这几个因素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Tim 认为这些人已经在拖着美国社会走下坡路了,这也是书名中所说的 Problem。

这本书可以帮我们看清一些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同时要避免自己被原始思维拽着走。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本书通过一个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困惑,探讨了生而为人真正重要的东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包括动画大师宫崎骏。 本书是一本宫崎骏从10岁读到70岁的小说,与宫崎骏结下了奇妙的缘分:小学时宫崎骏就在教科...

如果有一本书能让宫崎骏一生都念念不忘,甚至在身体日渐衰落之时,仍想拿起画笔向它致敬,那它一定有不平凡之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本出版于1937年、影响宫崎骏一生的书: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小说中,少年小哥白尼在校园、生活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产生了许多困惑:为什么有人会欺凌他人?为什么有人贫穷,有人富裕?如何直面自己的过错、悔恨与痛苦?人与人之间是如何联结的?

他大学毕业的舅舅开始与他写信交流,一起探索这个世界。舅舅写道:我可以教你英语、几何或代数,却无法教你每个人各自的人生到底有多大意义,有多少价值。想了解人活在世上究竟有何意义,需要你先活得像个真正的人。

不难发现,作者将自己代入到了书中「舅舅」的身份,而「小哥白尼」就是当时日本的少年们。此书创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那时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正在抬头,吉野源三郎或许已经感知到社会的异常与疯狂,预感到战争即将爆发。无法阻挡战争趋势的他似乎在用这本书做最后的抵抗,试图传达给读者这样的信念——无论时代如何困难、残酷,请始终作为一个“人”而活着。而舅舅写给少年的一封封信,都在讲述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

看完全书,我觉得「做一个真正的人」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f(x) = yx 是世界现在的样子,f 是你,y 是世界在你施加正面影响后的样子。

所以这里有三个课题:

  • 世界是怎样的
  • 我是怎样的
  • 正面影响是怎样的

作者通过几个事件来给小哥白尼描绘世界大体的样子。第一个故事是舅舅和小哥白尼在银座的高楼上,看街上的车流。小哥白尼看着这些像甲虫一样的车子,想到了人就像水分子。舅舅在总结这一天的笔记中提到:这个想法之所以难能可贵,是因为人们习惯以自己为中心去思考。如果人一直坚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恐怕就无法了解宇宙真正的样貌。同样地,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判断事物,也会让人不了解周遭事物的真相。

后来舅舅讲了一个牛顿和他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通过不断延伸苹果掉下的高度,一直到月亮那么高后,牛顿发现重力和引力可能是一回事情,并付出非常多的心血来验证这个想法。在这个故事的启发下,润一发现了人类分子的关系、网状法则:每一个习以为常的事物背后,都有与之相关的人的付出,「人类分子」就在不知不觉中,和自己互不相识的许多人,像网一样联结起来。舅舅对这个发现进行了说明,并点出了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发自善意为彼此付出而感到喜悦,是最美好的事。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班里的一位同学,浦川,不知何故多日没来上学,小哥白尼决定去他家探个究竟。来到浦川家后,小哥白尼看到了浦川一家为了生活而忙碌的场景。借着这件事,舅舅通过笔记传达了他对贫穷的看法:

  • 必须时时聚焦于自己身而为人的价值,不需因为贫穷而自卑。但还是应该顾虑身处贫穷的人容易受伤的心。
  • 生活受限的人占了大多数,像你这么幸运的人,应该好好发挥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 他们是扛着这个世界的人,是了不起的人,你接受了社会给予的许多东西,要好好思考能够给予这个社会什么。

再来聊聊第二个课题:我是怎样的。要看清楚自己是很难的,需要与一些「别的什么」碰撞之后,才能了解。这些「别的什么」,就是那些触动你的事情。

小哥白尼在学校里看到浦川被欺负时,北见站出来替他抗议,浦川拉住了他,避免事态恶化。这件事让他很感动。舅舅知道了后,在笔记里写道:希望他能从自己真正的感受、真切的感动出发,认真思考这些事的涵义。为什么会感动,怎样的事情会让自己感动,怎样的事情是好的,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做好的事情。

除了感动,也有痛苦。小哥白尼在同伴被高年级学生欺负时,没有站出来,而他们之前已经拉勾,要作为一个整体来面对,这让他非常内疚和痛苦。妈妈知道后,跟他说了自己小时候石阶的回忆:老奶奶拿着包袱在吃力地爬台阶,她在后面看着,想上去帮忙,但总是错过最好的时机,最后也没能帮上忙。这件小事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在一生中遭遇的每件事都只会发生一次,不会重复第二次——所以,在每一个刹那,每个时刻,都要好好实行自己心里美好良善的想法。舅舅在笔记中写道:当人不处于身为人应有的正常状态,内心会感受到痛苦和煎熬,让我们知道出了问题。因为内心感到痛苦,我们才能在心里好好认清人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再来看看正面影响是怎样的,书中多次提到,希望小哥白尼成为了不起的人,舅舅在笔记中举了拿破仑的例子。拿破仑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天分过人的贫穷士官,跃升为支配全欧洲的帝王,然后又从高高在上的王位重重一摔。他当然是一位伟人,但像他这样的英雄、伟人当中,只有对人类进步有贡献的人才真正值得尊敬。在他们非凡的事业当中,只有顺应人类进步所做的事,才真正有价值。顺应人类进步的事,或许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让很多人陷入伤痛、死亡之中的事,一定不在这个范畴。


最后如一位豆瓣网友所说:日式文学总是拥有着平平淡淡却沁人心脾的舒畅。他们总会在淡淡的日子里发现美妙的事情。如江南细细的梅雨,一滴一滴顺着屋顶的瓦砾流入你的心间。他用最平凡的事情告诉你处事的方法,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他也许不会让你的人生轨迹发生什么重大的改变,却可以让你重新好好度过每一天。

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那么,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呢?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个世界正在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变化发展,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复杂和陌生的问题。在没有明确指导方针且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那些能够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并去解决问题的人,无疑享有非凡优势。 或许不能...

这本书的作者参与过多个行星探测任务,同时把「火箭科学」的这套思考方式搬到其他领域后,也都颇有建树,在作者看来,这是一套具备普适性的思考方式。

火箭发射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事情,上百万个零件中只要有一个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任务失败,让几年的努力付之一炬,甚至搭上宇航员的生命。那火箭科学家是如何应对这些不确定性的呢?首先是调整好心态。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名醉汉在夜晚的路灯下找他的钥匙。他知道自己把钥匙丢在了街上某个黑暗的地方,可他却在路灯下苦苦寻找,因为那里有灯光。听起来有点可笑,但细想下,是不是从中能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我们对确定性的渴望致使我们追求看似安全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在路灯下寻找钥匙。

恐惧须有名状,方可驱除。确定了什么东西真正值得警觉之后,就可以采取措施来减轻风险。

鱼不存在

≈ 关于失去、爱与生命的隐藏秩序 ≈ “放弃鱼类之后, 我看到了世界的本质,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地方。” “所有的类别,都是虚妄。” ★ 美国公共广播电台2020年度图书 ★ 《华盛顿邮报》2020年度...

露露是本书的作者,她小时候的生活环境非常糟糕,一度感到绝望。所以当她看到大卫·斯塔尔·乔丹的事迹后,不禁产生了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精神动力在支撑着他对抗逆境?

大卫·斯塔尔·乔丹是斯坦福大学的建校校长,也是一位分类学家,一个执着于给自然世界带来秩序的人 -- 他发现了当时人类已知鱼类的近五分之一。1906 年,旧金山发生大地震,这场地震让近千个装着鱼标本的易碎玻璃罐坠落在地。霎那间,他毕生的收藏毁于一旦。

在如此巨大的打击面前,大卫没有绝望,他检查了脚下的残骸,找到了他辨认出的第一条鱼,并开始自信地重建他的收藏 -- 他用一根缝衣针将标签缝在鱼身上。当世界陷入混乱,他用一根针来重建秩序。

大卫小时候就对花朵很感兴趣,进中学第一天,就把图书馆里「一本关于花的小册子」悄悄带回了家。他躲进自己的房间,坐在桌前,攥着小册子,逐一辨认铺满桌面的花朵,了解他们的种属。哥哥的去世让他陷入了长久的孤独和沮丧,也激发了他对植物分类的热情。一个人在经历某种分离、失去或伤痛后,其收藏欲往往会变得格外狂热。

喜欢安静探索自然的大卫,在大学毕业后,没能得到好的工作机会,可能他自己都觉得,这一辈子或许就这样了吧,直到他遇上了阿加西。

阿加西是一位地理学家,他认为传授科学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观察自然,坚信自然界中隐藏着上帝所造之物的等级森严的体系。他想组织一场夏令营,让年轻的博物学家们去直接接触和观察大自然,正好一位富有的地主贡献了一座岛,阿加西就在这座岛上建立夏令营基地,并在报纸上招募学生,看到这则广告的大卫自然是喜出望外,以最快的速度申请入营,也顺利收到了录取信。在岛上,大卫被阿加西选中出海捕鱼,那也是大卫第一次接触到海鱼,也正是这些鱼为大卫接下来的人生之路指明了方向。

离开岛后,大卫将研究重点投向水面。「鱼类文献既不准确,也不完善,该领域看似大有可为」。他带着小伙伴在各水域研究捕到的鱼,并发表相关的分类学研究论文,阐明物种间的新关系。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用各种想到的学到的方式捕鱼,甚至剖开鸟和鲨鱼的肚子,寻找漏网之鱼。收获也很丰富,他们命名了八十种新的鱼,生命之树上的八十个新物种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八个月后,大卫回到了印第安纳州,成了印第安纳大学的一名基础科学教授。还结婚了,新娘就是当时在岛上的一位植物学家。岛上之行给大卫的生命注入了目标,而目标让一个人焕然一新。仔细研究被解剖的鱼类时,大卫认为自己在揭晓真正的创世故事,即生命需要经历怎样的试炼才能成为人类。他们把鱼保存在一罐罐乙醇溶液中,堆在室内的架子上,结果一场火灾毁了所有的标本,而他的回应方式也很简单,再访美国的各个水域,重新收集被毁掉的标本。

他的个人生活也遭受了重大打击,火灾后的两年,妻子感染了一种让医生束手无策的肺炎而死去,最小的孩子也在妻子去世后不久离开了人世。不过大卫很快就恢复过来了,处理完后事后,不到两年,就再婚了。

有数百项科学发现的荣誉在身,大卫被一对富有的加利福尼亚夫妇相中,后者想聘请他担任一所学术机构的首任校长,这所学校就是斯坦福大学。大卫答应了,因为薪水丰厚,学校所在地气候宜人,也有足够的自由度。有了足够的资金,大卫终于可以踏上过去梦寐以求的全球鱼类标本收集之旅。一路上,他们发现的鱼接近一千种。

大卫这种梦幻般的生活,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她就是简·斯坦福。她对大卫在鱼类上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感到担心。她希望斯坦福大学能够在其他领域取得进展,比如关于招魂的科学研究,因为斯坦福大学建立的初衷就是纪念斯坦福夫妇的儿子,而简·斯坦福又热衷于灵媒,自然会有这方面的想法。大卫觉得这一想法不可理喻,两人都互相看不顺眼。

不管怎样,大卫依旧醉心于自己的鱼类分类事业,但随着大卫带回来的鱼类标本越多,宇宙的回击也越猛烈。捕鱼时的伙伴、最喜欢的一名学生都不幸去世,连他最疼爱的女儿也因为感染了猩红热而离开了这个世界。当人们心中感到无助时,强迫性的收藏行为能让他们感觉好一点,于是大卫又转向水域,回到海上,不断搜寻更多的鱼。

随着时间的推移,简·斯坦福和大卫的矛盾越来越深,大卫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但出人意料的是,1905年初的一个晚上,简在夏威夷旅行途中意外去世。看来,宇宙总算让大卫喘口气了。

一年之后,一场大地震把大卫的成果撕得粉碎,而他在一片狼藉中,用一根缝衣针重建秩序。而生活中的露露还困在生活的牢笼中走不出来,开始写小说来逃避现实。在绝望之中,她迫切地想知道大卫奋勇向前的动力到底是什么。

在「绝望的哲学」这本书中,露露貌似找到了答案。大卫坦诚:科学世界观的问题在于,当你用它来探寻生活的意义时,它只会告诉你一件事:徒劳无功。那应该怎么做呢?他的建议是:不要闲着。快乐来自做事、帮助别人,充分应用各项感官,把握当下。此时此地,天这么蓝,草这么绿,阳光如此耀眼,树荫如此怡人,无处能及。继续探索,露露终于在大卫的回忆录中找到了那不可摧毁之物:人类的内心永远比人类能做的事强大。是人的意志决定了命运。

到这里,露露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但好奇心驱使她继续探索,切入点就是 1905 年,简·斯坦福的意外身亡。通过阅读历史记录,拜访对此颇有研究的人,简的死亡疑点越来越多,个个都指向大卫。虽然大卫通过各种手段排除她被毒杀的可能性,但简的症状实在太像被毒杀了,而且从尸体中发现了士的宁晶体(一种剧毒)。在翻阅「鱼类研究指南」这本大卫的著作中,露露发现了一个细节:在「如何捕捉鱼类」这个章节,大卫向读者透露了一个秘密,他最喜欢的用来对付最麻烦的鱼的诀窍:下毒?而推荐的毒药就是他称为「世上最苦的东西」:士的宁。

简·斯坦福去世后,大卫被董事会架空。注定闲不下来的他开始被另一个使命所召唤。在过去捕鱼的旅程中,他曾经在一个小村庄里见到过社会边缘人群组成的社区,这些人都有较严重的心理或生理疾病,在这里,不正常才是正常,那些在社会上没法生存的人获得了必要的支持,得以繁衍生息。一些人在这个村子里看到了美好,而大卫则将其描述为:名副其实的恐怖陈列室,称这里充斥着「智力不如鹅,仪态不如猪的人」。

如果只是心理上的反感也就罢了,但学者总是爱往深层去想,他担心这个村子证明了阿加西的观点,即动物界会出现一种现象:退化。他担心那里的人正在退化为「新的人种」。于是他决定写一本书,警告公众这种慈善行为的危害,在书中,他建议彻底除掉这些「白痴」,并将其作为阻止全世界范围内人类「衰退」的唯一手段,并开始大力推广「优生学」。

大卫将人的所有个性特质都归因于遗传,贫穷、懒惰、给鸟儿分类的能力,全都流淌在血液中。他开始向政治家游说:只有人类优质繁衍,国家才能长久。那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切除「不合格者」的生殖器官,就可以保证「每个白痴都不会有后代」。为了推广优生绝育,他尽其所能,将它写进了法律,而他自己则担任优生委员会主席。

虽然实际的绝育比例不高,但优生学开始影响更多的人。1916 年,一个名叫麦迪逊·格兰特的美国人出版了一本优生学的书,后来这本书被一位名叫希特勒的德国人奉为圣经。在这本名为「伟大种族之延续」的书中,作者提出了一项政策:政府应该打着做慈善的幌子,将整个国家所有「道德败坏、有精神缺陷和遗传缺陷的人」骗到一起,然后对他们实施绝育手术。

直到行将就木时,大卫依然是优生学的狂热信徒,没有任何临终时的醒悟或忏悔。这不禁让作者露露好奇,曾如此投入地照顾「隐秘角落里微不足道的事物」的男孩,怎么会变成一个对曾经保护的东西拔刀相向的人?他在人生的哪个岔路口改变了方向,又是什么让他做出了这个选择?

答案似乎就是他引以为豪的那枚厚实的「乐观之盾」:令人发指的自信,相信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当他相信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有利于进步的正当途径之时,他扫清道路障碍的能力也成倍增长。但露露觉得还缺了点什么,于是她又回到大 卫最初登上的那个岛,那里导师阿加西在年轻的大卫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自然内部建有一架梯子,一架自然阶梯,一个细菌在下、人类在上的神圣等级。这个想法重塑了大卫的世界。过去他那为人不齿的收集花朵的习惯,转变为「最高等的传教工作」,他内心的空洞一下子被这个目标填满。

但是自然界中,每一个人类自认为有优势的领域,动物都更胜一筹,达尔文告诉人们,世上没有阶梯,我们所说的阶梯不过是一种想象,与其称之为真相,不如说它是一种「便利之举」。为什么大卫没能看清这一点?为什么他如此维护这一无端的信念,认定植物和动物应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或许是因为,这信仰带给他比真相更为重要的东西。

不管大卫何时放弃对阶梯的信仰,都意味着他重新回到混沌之中。他被打回原形,又变成了那个迷茫的小男孩,在夺走了哥哥的世界面前瑟瑟发抖。那种跌进世界缝隙的感觉,没有目的,也没有意义。这就是梯子对大卫的意义。一剂解药,一个立足点。露露虽然鄙视他的做法,但在某种层面上,他所追求的正是她渴望的东西。

大卫的故事似乎就这样结束了,他得以全身而退,没有为自己的罪行受到惩罚。但这个混沌世界还是偷走了对他来说最宝贵的东西。基于大卫为鱼类分类事业做出的贡献,分类学家意识到,鱼类这个公认的生物类别,并不存在。鸟类存在,哺乳动物存在,两栖动物存在,但就是鱼类,并不存在。在鳞片的掩盖下,它们是不同的物种,就像那些山上的生物一样。这个对大卫至关重要的分类,他陷入困境之时寻求慰藉的种类,他穷尽一生想要看清的物种,根本不存在。

书的最后,露露的人生也开始回到正轨,重新找到了心爱的人,开始相信,在「实现目标」这个单一的人生轨迹之外,有更美好的事物在等待着你。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编辑推荐: ★二〇二一年国际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短名单作品! ★入选二〇二一年度《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十大好书! ★入选奥巴马二〇二一年夏季阅读书单! ★《纽约客》《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周刊》《卫报...

这是一本短篇集,讲了 5 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多个主人公,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用一些虚构的故事和小说的笔触把这些故事丰满化,读起来津津有味,又值得回味。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化学家弗里茨·哈伯,他醉心于研究化学武器,比如氯气(在战场上消灭敌方部队),齐克隆b(氰化物杀虫剂,后被纳粹德国用来毒杀犹太人,他的妹妹、妹夫、外甥也死于该毒气),在毒气袭击的庆功宴上,他的妻子用他的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应该作为历史的罪人被书写,但是他却获得了诺贝尔奖。因为他发明了将氮从空气中直接提取的方法,这解决了全球性饥荒的肥料(氮肥)问题,使世界人口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而他研究这个方法的初衷是为战争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因为氮是炸药的重要成分,被切断硝石的供给后,如果不能高效地提取氮,炸药的数量就会锐减。也正是因为这项技术,欧洲国家间的冲突又拖长了两年,两边的伤亡人数也增加了百万。站在哈伯的角度,他只是在为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是吗?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史瓦西,也是第一个预言黑洞的人。出于对国家的热爱,战争爆发时,他自愿参军,但随着战争的深入,他也看到了战争的阴暗面。但即使在这种环境下,他还是没有放弃研究,在看到了爱因斯坦发布的广义相对论后,他通过合理的建模,找到了方程的解,但这个解却让他看到有一个极小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密度无限大,时间停止了,空间像蛇一样盘着。时间和空间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果律失效了。而宇宙中如果存在这样的东西,这是无法想象的。而这个东西(黑洞)却是真实存在的。

第三个故事讲的是格罗滕迪克,二十世纪最伟大也是最传奇的数学家之一,他革新了对空间和几何学的理解,却在声明鼎盛时期选择了隐退,从此淡出了数学界和人们的视线,在比利牛斯山上的小镇隐居。他被授予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但拒绝领奖,因为有军方的资助,辞去高等学科研究所的职务,也是因为研究所的经费是国防部给的。由于父母的经历和在越南授课的学校被美军轰炸等一系列事件,他开始了反战和生态保护之路,担心科学的破坏力,他选择了隐居,并要求禁止传播他的所有著作。科学之于人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第四个故事讲的是量子力学的几位先驱之间的故事,也是本书的同名篇,其中有薛定谔,海森堡,德布罗意,玻尔,当然还有爱因斯坦。他们推开了量子世界的大门,却被里面的景象所震惊,也正是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让原子弹落在了广岛和长崎的上空。

第五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园丁,甚至都没有名字,却有着不凡的智慧。繁盛到尽头被死亡吞噬的柠檬树,那满地腐烂的柠檬,是什么呢。

富爸爸穷爸爸

清崎有两个爸爸:“穷爸爸”是他的亲生父亲,一个高学历的教育官员;“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亲,一个高中没毕业却善于投资理财的企业家。清崎遵从“穷爸爸”为他设计的人生道路:上大学,服兵役,参加越战,走过了...

作为财务入门书,这本书其实只讲了一个点:投资资产,注意负债。资产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而负债是把口袋里的钱掏出去的东西。那「工作」是资产么?毕竟每月它也能把钱放进你的口袋。可以是也可以不是,这取决于它是否与你有强绑定的关系,如果你必须在某个时间段出现在某个地方从事某些事情产出某些结果才能获得报酬,那么它不是你的资产。资产与主体应该是弱耦合关系,也就是你只需花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在它上面,就能持续带来收入,当然也可以天天与它打交道并且乐在其中(事业)。比如商场的抓娃娃机是资产,但管抓娃娃机的工作不是。

那股票是不是资产?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取决于你对这个游戏规则的熟悉程度。就像一匹马,对于擅驾驭的人来说,它是很好的加速器,而对于其他人则更需要担心摔下来的风险。所以尽量找一些模式简单的,经过市场验证的投资目标,以降低风险。

书中作者也提到了他的投资组合,跟「反脆弱」中的杠铃策略类似,大部分的钱放在非常稳健的资产上(比如作者的房产),小部分钱放在股市上,买入更具投机性质的小公司股票,等待它们高速增值。

偷书贼

《偷书贼》是澳大利亚知名作家马库斯•苏萨克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它像《解忧杂货店》和《追风筝的人》一样,可以战胜孤独和恐惧,拯救身陷绝望的人,遇到这些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二战期间,九岁的德国姑娘莉...

第二遍看这本书了,这周看了一些战争相关的书和电影,就想起来这本书,于是又重温了下。

咖啡馆里,后面的两个小女孩唱着「super idol 的笑容都没你的甜」,无忧无虑;我看着书里的小女孩在死神的注目下经历着不平凡的人生,泪湿眼眶。亲生母亲大老远坐火车把自己托付给了陌生人,路上还失去了亲弟弟,只能「偷」一本「掘墓人手册」来记住这一时刻。在新家安顿下来后,生活艰辛,只能靠给富人洗衣服和刷墙来维持生计,但好在有新父亲的陪伴和教学,新母亲虽严厉,但也在用她独特的方式爱着身边的人,有了玩伴,有了镇长夫人的「图书馆」,当然还有马克斯。而小女孩也借由书这个载体,给周围人带来了温暖,这些温暖在特殊时刻显得尤为珍贵。

这本书让我第二次有了很强的画画的冲动(上一次是看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浑身用木炭涂成黑色的模仿杰西·欧文斯的鲁迪;从窗户爬进镇长夫人的图书馆看书的莉塞尔;汉密尔街33号的地下室里马克斯在涂成白色的「我的奋斗」的书页上给莉塞尔画的画;每次做完噩梦都会陪在莉塞尔身边的爸爸等等,太多了。

在艰难的岁月里,珍惜那些能带来希望和温暖的一切吧。

阿兰的战争

一名普通士兵的“二战心灵史” 一部最纪实最诗意的水墨图卷 《出版人周刊》“明星推荐”作品 荣获七项欧美漫画、图像小说大奖 【编辑推荐】 《阿兰的战争》是法国著名漫画家倾14年心血“用水作的漫画”。不同...

Shu 录播客时,他推荐的一本书,就买来看了下。是一本图像小说,有点小时候看连环画的感觉(当然更精致),讲的是一个参加过二战的老人的故事。书名虽然是「阿兰的战争」,但战争的场面几乎没有。共三册,第一册讲阿兰卷入时代洪流,应征入伍成为一名装甲兵,在美国训练和不断变换岗位的事情。第二册讲阿兰终于登上欧洲大陆,在二战的最后两年里,随部队到达法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地。第三册中阿兰退役,不再适应美国生活的他重返欧洲,定居法国。

这本书的起源是作者在街头跟阿兰偶遇,聊得很投机,于是就有了把这些事画下来的想法。作者在这本书上投入了 14 年的时间,但可惜当第一版(2000年)出来时,阿兰已经去世(1999年)了。书中没有英雄故事,没有爱情传奇,高度写实,非常「自我」,却又引起共鸣。

在阿兰身上,我看到了几个关键字:接纳、体验、友谊、思考。

接纳:被卷入战争,那就做好自己的事吧,不抱怨。「我要把这当成一场冒险来面对,我是不会害怕的,我不要把这看做一场个人的悲剧,我跟大家一样,该来的,就让它来吧。」。

体验:训练和战事中总会遇到突发事件或值得探索的事情和场景,认真地去体验。「我屡屡遇险,但都跟战斗本身没多大关系」,比如有一次同伴在停坦克时差点从他身上轧过、训练时坦克撞树,差点被断了的树的上半截砸到。

友谊:一路上,阿兰结识了很多好友,比如坚韧又大胆的卢;拥有高尚情怀,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视野,正义,又儒雅风度的格哈特和薇拉夫妇;思想自由,不受拘束的兰迪斯等等,有些和阿兰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联系,有些人只是匆忙过客。「所有我爱过的人,几乎后来都再次见到了,而且都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见到的」。

思考:退伍成为文员和运钞员后,因为不喜欢案头工作,就开小差跑去图书馆看书。「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生活,我都特别不满意,既然每天都有空闲时间,那我就决定用思考的方式把整个人生重新回顾一遍,好试图理解它」。「我重新看见一些人和情景,重新听见一些话语,我回顾自己做过的好事和坏事,以及他人是如何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影响了我这个个体的形成。就这样,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在思考」。「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我终于得出结论,那就是,我之前过的并不是属于我的生活。我之前过的不是“我所是的这个人”的生活。我过的是“别人希望我成为的那种人”的生活,这是不同的」。

「就这样,我的故事讲完了」

福格行为模型

在这本书中,福格博士亲自拆解了他提出的福格行为模型,揭示了驱动人类所有行为的3个关键要素,解析了每一个要素在驱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激发每一个要素以更好地推动行为改变的有效方法。此外,福格博士...

在博客的留言中,看到有人提到这本书,就去看了下。英文名可能更能体现书的主旨:Tiny Habits: The Small Changes That Change Everything。

书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公式:B=MAP。Behavior = Motivation + Ability + Prompt,也就是 行为 = 动机 + 能力 + 提示。一个行为的发生是这三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个公式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揭示了行为发生的要素,还说明了行为是可以被设计的,只要合理使用这三个要素。行为可以是某个要养成的好习惯,或者要改掉的坏习惯,或者你在做一款产品,希望引导用户去触发的一个操作等等。可以用这个图来概括。

在曲线外面的范围是可以成功的行为,比如右上角就是既有很强的动机去做某事,同时这件事做起来又很方便。比如接电话:当来电话时,手机会震动或发出声音(收到提示),因为想知道电话的内容所以有动机,而接听的行为又很方便,因此接电话这个行为就发生了。

接下来再来回看书名,为什么作者强调「Tiny Habits」?因为动机是不可靠的,可能短时间内会处于较强的状态,但会很快弱化,从而进入曲线的下方,导致行为不再发生。比如生了一场病后,想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于是决心每天跑步 2 公里,或许能坚持几天,但很难超过一个星期(动机弱了)。而解决方案就是将习惯分解为更容易达成的「微习惯」(有点像微积分)。

在讲「微习惯」之前,可以先探索下可能的行为选项。比如要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跑步是否是最好的方式?2 公里是否是合适的里程?是不是可以改为走路或者游泳?经过一番比较后,应该能找到既能有效地实现目标,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 Action。比如游泳和跑步都能增强身体机能,但操场离得很近,游泳则要开半小时的车,则跑步会更合适些。

假如探索后的结果是每天跑 2 公里,那么养成这个习惯,可以对它进行拆分,比如先从「下楼」开始,起床后,先下楼,哪怕只是走几步再上来,接下来可以在下楼后走几分钟,就这样逐步达到每天跑 2 公里的目标。其中的关键是这个「微习惯」做起来几乎不费力,这样不需要动机的参与,就能让行为发生。

最后就是「提示」,提示不是设一个闹铃这么简单,比如设了 7 点的提醒,下楼跑步,但当闹铃响时,可能在看书或工作,这时就会把闹铃关掉,提示也就失效了。所以提示要设置地自然。一种方法是跟已有的习惯绑定,书中作者希望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他就把这个行为与刷牙进行了绑定,同时为了降低使用牙线的能力,从市面上的 15 款牙线中挑到了顺手的牙线,还对这个习惯进行了分解(微习惯),先在刷牙后用牙线作用于一颗牙,再逐步地扩展到更多的牙。

还有一种是跟会固定发生的事件绑定,作者举了一个他自己的「珍珠习惯」的例子:家里的空调在定时关闭时会发出一声较响的声音,然后把作者吵醒,这本身是一件不愉悦的事情,也考虑过换一个更好的空调,但作者把这个事件设置为了一个锚点,当它发生时,就冥想放松,于是他收获了一个明确的冥想放松时段,最后,他甚至觉得被吵醒然后冥想、放松,还挺幸福。

我在伊朗长大

本书内容是作者从10岁到24岁,即1980年至1994年间的生活记录。这期间,伊朗在伊斯兰革命之后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随后与邻国伊拉克打了八年战争,大量戴着天堂钥匙的年轻男孩被送到战场上。作者在1...

不二的第 50 期 Newsletter 里提到了这本书,就看了下,正好借此了解伊朗的生活和宗教文化。这是一本图像小说,确切来说是图像自传,很喜欢作者的画风,简洁又精确。这本书记录了作者10岁到24岁的生活,虽然出生在优渥的家庭,但过于动荡的时局还是给生活增加了太多的不确定性,比如伊朗政权变更、两伊战争。因为没有经历过战争,所以会觉得战争离自己很远,但是当邻居的房子被导弹炸毁,一家人被埋在里面;儿时的玩伴在战争中失去了手和腿,战争的意味就不一样了。当自己的叔叔被执政党迫害,而自己又在狱中见了他最后一面,死亡的意味也不一样了。

虽然时局险恶,但作者的父母(还有外婆)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让玛赞快乐成长,但最后还是被送去奥地利,一方面是躲避国内险恶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是去学习语言,接触不同的文化,那年她 14 岁。经过 4 年的求学、「恋爱」和街头流浪,终于还是回到了伊朗,回到了父母身边。此时的伊朗进入了伊斯兰共和国时期,虽然两伊战争基本结束,但政教一体的弊端开始凸显:未婚男女连在车里拉个手都可能被抓去教育,到处都是类似「秘密警察」身份的人,对女性来说,头巾不光要戴,还要戴得标准。玛赞也因为「异乡人」的身份,有苦难诉开始抑郁...

这本书是作者的个人视角,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深度的解读,只是讲了她经历过的那些事。但结合那形象的插画,一下拉近了距离。原来伊朗的女孩子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和平年代真好。

PS: 后来又看了电影版的「我在伊朗长大」,同样的画风,制作也挺精良,但还是觉得不如书好看,可能脑补的画面和声音才是更好的吧。

PPS: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 Educated

Anything You Want

You can follow the beaten path and call yourself an entrepreneur or you can blaze your own trail and...

Derek Sivers 出的一本书,关注他也挺久了,之前的 How To Live 也买了。他给我的感觉是很特别,但又不是那种不舒服的特别,能给人很多启发,又没有说教的意味。

这本书其实就是他创办 CD Baby 经历的一些缩影,并从中提炼出普适的内容和自己的一些思考。我觉得他的一个优势是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商学院熏陶,缺少了这些条条框框,能更从 First Principle 去思考,然后你会发现并没有什么 Magic,只是坚守了一些原则或者初心吧,比如当 CD Baby 非常成功地经营了多年后,把它捐给了一个自己创建的基金会,用于音乐教育 (后来以 2000 多万美元被售卖时,已经跟 Sivers 没什么关系了),用作者自己的话说:"I live simply. I don’t own a house, a car, or even a TV. The less I own, the happier I am."

书的内容不多,一天就能看完,但常看常新。

憨夺型投资者

结合巴菲特等投资大师的投资智慧和帕特尔人的商业头脑,帕伯莱列出了憨夺型投资框架,这将帮助所有投资散户和基金经理大大提升自己的投资回报,获得比市场平均水平更高的投资收益,同时只承担较小的投资风险。控制风...

好友推荐的一本书。名字听着有点奇怪,它是 "Dhandho" 的中文翻译,这个词的来源又可以追溯到梵文,这个就不展开了。它想表达的意思是:以承担最小的风险来获得最大的收益。情况好,赚得多,情况不好,赔得少,并且通常情况下情况都还不错。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深奥,但要透彻理解却不简单,这本书通过几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怎样的投资是「憨夺」的。

其中一个是以难民身份来到美国的帕特尔老爹及其一家。老爹要养活家人,要尽快融入陌生的异国环境,而所有的资产只有几千美元。大多数人的选择可能是去杂货店当个伙计或去饭店打工,但帕特尔老爹看到了一个出售汽车旅馆的消息后,决定跟亲戚借点钱凑够首付,买下这座旅馆。努力经营后,获得了很好的回报,积累了不少的财富。

这个故事看着很简单,但其中却有不少奥义:

  1. 为什么要买汽车旅馆?因为有了汽车旅馆,同时解决了家人的住房、生活、工作和通勤等问题。
  2. 为什么接受这个价格买汽车旅馆?因为当时经济不景气、汽油限供等因素,导致汽车旅馆入住率大幅下降,汽车旅馆的价格也因此下降。
  3. 为什么觉得自己可以经营好汽车旅馆?因为汽车旅馆的经营模式简单。
  4. 会有盈利空间么?因为都是自己来,可以对开销压得很低,客房住宿的标价就低,就有竞争优势。
  5. 会有潜在的大回报么?只要经济不持续低迷,通过低价建立的优势就能持续带来客源,有了资金后又可以继续扩张。

所以「买汽车旅馆」这一选择,背后会有诸多考虑,都想清楚了之后,就可以下注了。

书里还列举了其他类似的例子,比如维珍集团的老板布兰森原来是从事唱片行业,之后为啥做起了飞机的生意(因为感觉有大空间,试错的成本又不高)。然后作者从中提炼出了一些「憨夺型投资模式的框架」。

  • 「投资现有业务」,帕特尔老爹没有开创全新的公司,而是出资购买了汽车旅馆,这个行业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商业模式。
  • 「投资变化缓慢行业中经营模式简单的企业」,只要人们出差旅行,他们需要睡觉和吃饭的地方,市场对汽车旅馆和酒店服务的需求就会源源不断。
  • 「投资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企业」这个也很重要,帕特尔老爹一直集中精力以最低的成本来经营旅馆,它能够比同行以更低的房费来吸引顾客,并保持较高的利润率。这种优势能够延续。

还有其他的条目,但我觉得上面这几点最重要。对投资对象有了足够的判断后,就可以看准时机下大注了。我们经常会听到「选择大于努力」,这其实是很片面的,因为它忽视了选择背后的大量计算和研究,以及坚持选择的不容易。

国家的视角

在这部内容丰富且极具原创性的著作中,詹姆斯•C. 斯科特分析了在各个领域中,由国家主导的大型规划项目遭遇失败的例子。斯科特指出,当国家权力坚持推行简单的规划方案,而这种方案对复杂且不易理解之相关性尤显...

这本书其实就讲了一件事:过度简化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什么是「过度简化」?书中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国家的“财政森林”中,树的多种多样用途都被单一木材和燃料的体积所代表的抽象树取代。如果关于森林的概念仍然是实用主义的,那么也只是直接满足国家需要的实用主义。

从自然主义的观点来看,在国家狭窄的参考框架中,几乎所有东西都丢失了。大部分的植物,包括草、花、地衣、蕨、苔藓、灌木、藤都不见了。爬行动物、鸟、两栖动物,以及数量众多的各种昆虫也都不见了。除了皇室猎场看守所感兴趣的动物外,其他的动物也都消失了。

从人类学的观点看,在国家管道式的视野中,那些涉及到人类与森林相互影响的事务也几乎全部被遗忘了。国家很关注偷猎,因为这会影响到木材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以及皇家狩猎,但是有关森林其他众多的、复杂的、可协商的社会用途,如打猎、采集、放牧、打鱼、烧炭、挖设陷阱捕兽、采集食物和贵重矿物,以及森林在巫术、崇拜、避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往往都被忽视了。

一片森林,里面有很多种类的植物、动物,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让这片森林能够抵御灾害,保持繁荣。但在国家视角的简化后,它不再是森林,而是「云杉林种植基地」或其他能够带来高回报的植物,森林成了「单一商品的生产机器」。

这是对原有生态、生活方式的重大干预和破坏,更大的问题还在于负面效果的延迟反馈:

许多单一树种的小树林在第一轮中都生长得非常好,但是在第二轮中就显现出了惊人的退化。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简化的解释……这样整个营养物质的循环就脱出了常轨,最终甚至几乎停止……无论如何,单一云杉林在第二或者第三代中会降低一到两个林地等级(用来区分木材不同的质量级别)是众所周知的常见现象。

既然「过度简化」对系统会造成很大伤害,那为什么会被允许发生呢?书中罗列了几个必要条件,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而简化的动机可以有很多,比如追求最大化经济回报,或者对统一和秩序的渴望,甚至单纯地出于美学考虑。

为了让「过度简化」可以方便地落地,比如只留下云杉,其他的树一概不要,那么就要知道都有哪些树,分布在哪里。如果要对动物也进行简化,那么动物的活动也要了如指掌,这就是书中提到的清晰性

引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总结这本书的内容:

大型官僚制度所必然带来的简单抽象无法充分地表示出自然或社会过程的复杂性。它们的范畴过于简单、静态和程式化,因此无法公正地代表它们所要描述的世界。

球状闪电

在某个离奇的雨夜,一颗球状闪电闯进了少年的视野。它的啸叫低沉中透着尖利,像是一个鬼魂在太古的荒原上吹着埙。当鬼魂奏完乐曲,球状闪电在一瞬间将少年的父母化为灰烬,而他们身下板凳却是奇迹般的冰凉。 这一夜...

下午在咖啡馆无意中听到旁人提起「球状闪电」,晚上就顺手看了下,然后就没收住,一直到凌晨 6 点,确实精彩。

有理科基础的,没有这么会写的。有理科基础的,会写的,没有这么有想象力的。有理科基础的,会写的,有想象力的,没有能把这三者融合的这么好的。当然也会有一些小伤,比如人物塑造方面。

一开始对球状闪电的描述确实抓住我了,然后大刘就带着我们一起解谜,当丁仪出来之后,事情好像不简单了。当这个谜解的差不多时,发现进度条才刚过一半···

看的过程中会让我想到「挽救计划」,也是以一个离奇的自然现象为牵引,逐步去探索,用硬核的知识去解释(相比来说,挽救计划会更硬些),找到原因后,再通过各种方法去化解/利用。

确实有点三体前传的意思,有超自然现象,有科学家和意志坚定的军人,还有天上的观察者。

最后的那朵蓝玫瑰也让人印象深刻。

夜晚的潜水艇

★ 《亚洲周刊》2020年度十大小说 ★ 豆瓣读书2020年度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 ★ 2021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作品 ★ 2020年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作品 ★ 首届pageone文学赏 ...

豆瓣一位网友的短评很好的概括了我的感受:

陈春成的每一篇文字,甚至每一页每一段,都有一种奇异的空灵感,把人拉拽进一种亦真亦幻的状态里。细致入微的文字后隐藏着很久远的情感,调动出我的记忆与触觉。每一篇看完,总是唏嘘半日。

这是一本短篇集,里面收录了陈春成的 9 篇小说,书的第一页就钩住了我,看完后也确实没让我失望。有过来人说这本书里有很多大家的影子,有模仿的痕迹,或许等我的阅历上来之后也会有同样的感慨,但对于当下的我,这本书带来的震撼和喜悦是确实无疑的。

我最喜欢的几篇是:竹峰寺、音乐家、夜晚的潜水艇和李茵的湖。「竹峰寺」真的写到我心里去了,因为我的老家也经历了「早听说要拆,要拆,老不拆,空悬着心;突然就拆了,风驰电掣」这个过程,所以对里面描述的「定数」和「支点」深有同感。「音乐家」的故事设定很不错,让我想起了「他人的生活」(主流译名为「窃听风暴」,实在是不喜欢这个翻译),描述的是苏联的极权时期,在曲子要审核,萨克斯更是严令禁止的背景下,一个既是审核员又是作曲家的老人在退休后的故事。依旧是充满想象力的描述,比如藏在蓝鲸体内的音乐厅「鲸厅」,位于花苞内部的「蕊珠宫」,故事结构上也更为丰富和完整。其他几篇的设定也很有意思,比如「裁云记」:因为在领导视察期间,云朵的形状略显凌乱被领导诟病,于是就有了「云朵修剪站」这个部门,负责将所有云朵修剪成规定尺寸的椭圆形。甚至可以在云上打印广告。

十分钟冥想

许多人听说过冥想的诸多益处,如减轻压力、抑郁和焦虑,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创造力,改善睡眠,戒掉各种瘾,缓解身体疼痛,增强免疫力等,而且这些益处都得到了科学的证明。 然而,你可能依然对冥想有许多疑虑: ...

对于冥想,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可这样做到底有什么用,走神了怎么办?这本书带来了一些解答。

书中对冥想的体验做了很多比喻,如路边看车,蓝天白云,池塘,舞台。我更喜欢路边看车的比喻,在冥想过程中,各种念头就像车一样在路上开过,你就在路边看着,但不上车。不过我想对这个比喻做一点改造,还是在路边,但不是看车,而是看路边的树,就像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想法就像车子一样会在路上穿梭,有一些车可能特别好看,就多看两眼,有人在车里向你打招呼可能还会上去坐一会儿,这些都没问题,只是要记得及时回来,继续看树。

树上会有鸟,也会有虫,抛去给事物加上的标签(如美丽的,丑陋的),按照最直接的方式去观察,去体验,每棵树看起来都差不多,但细看之下也会各有不同。

这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点:专注和觉察。冥想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当我们越来越擅长冥想后,就更容易做到专注和觉察,并将这两个技能运用到生活中,从这个角度来讲,冥想是一种技能。冥想本身也能对大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帮助缓解精神压力,维持大脑健康等等,因此冥想本身也可以是目标。

书中提到了「头脑空间」的概念,它是一种深层的宁静感和满足感,无关乎当时的情绪,一种你知道一切都安好的状态。这就是冥想可以达到的结果。再来说说「正念」,正念是在做任何事情时心在当下,安定在当下的能力,通过冥想练习,可以帮助习得这个能力。

把冥想的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就是正念,这时的冥想客体是当前在做的事情,而那些车子可能是想法或者情绪,保持觉察就是要知道路上有车子(比如要意识到自己目前的生气状态),同时不上车(不被这些情感支配,做出下意识的行为)。

看完后,确实对冥想和相关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过要每天抽出时间来练习冥想还是挺有挑战的。

岛上书店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 A.J.费克里,人近中年,在一座与世 隔绝的小岛上,经营一家书店。 命运从未眷顾过他,爱妻去世,...

这也算是一本有缘之书,上一次读大概还是在 6 年前,当时囫囵吞枣地熬夜看完,印象也不太深刻,AJ 带玛雅去关门的动物园看动物那个画面倒是留在了脑海中。

6 年之后,在大理的一家咖啡馆看到有人在读这本书,辗转到沙溪的一家咖啡馆,扫了眼书架又看到了这本「岛上书店」,就又看了起来。

我看书比较慢,在那家咖啡馆只看了半本,下半本是在一家书店看完的。说来也有点奇妙,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书店看完了「岛上书店」的下半部。

这是一本挺淡的书,虽然有一点悬疑,但也只是点缀。一个「愤世嫉俗」的书店老板在遭遇妻亡、宝物丢失等一系列人生重大打击后,遇到了玛雅,一个两岁的小女孩,人生从此有了转机。那些原本想亲近他而他也想亲近的人们有了完美的「借口」,而玛雅也在「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书店中慢慢成长,玛雅激发了大家的爱,愿我们都能找到心之所爱。

贪婪的多巴胺

※ 2021豆瓣读书年度榜单·科学新知榜第10位 ※ ※ 《环球科学》杂志2021年度“最美科学阅读”主榜单图书 ※ 为什么曾经浪漫的感情也会变淡?为什么成功人士通常不会觉得自己很成功?为什么几乎所有...

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对于人类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们的祖先走出非洲的功臣之一(走出非洲的那些人有更强的制造多巴胺受体的能力,增加探索行为)。它产生于腹侧被盖区,可以通向不同的地方,被释放到伏隔核则会激活欲望回路。释放到中脑皮层的额叶区域则会激活控制回路。前者让你产生做某事的欲望和动力,后者可以帮助计算和规划未来。欲望回路过强会让人上瘾。控制回路过强会过于着眼将来,专注与规划和计算,而无法享受当下。

上瘾是欲望回路被人为激活和强化,一个东西是否容易获取,是它是否容易成瘾的关键因素,而奖赏预测误差(一个有趣/有吸引力地人、事、物意外地出现)可以有效地激活欲望回路。从这两点来看,手机是一个很好的致瘾物。

多巴胺着眼于未来,激起我们的欲望,所以又称为「欲望分子」,而感受当下的能力主要依靠「当下分子」(血清素、催产素、内啡肽),这两者通常是互斥的。

对于我们来说,既要避免过于注重将来,而忽视了当下体验,也要避免欲望回路被劫持而陷入「及时行乐」的陷阱,还要避免过于重视当下体验,而缺少了对未来的规划。要让这些系统达达到平衡状态需要付出不少努力,精通一门手艺是不错的方式,可以享受全神贯注的体验,突破舒适区的乐趣,更大的自由,作品带来的满足感以及大家的反馈。

UNIX传奇

自1969年在贝尔实验室的阁楼上诞生以来,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远远超出其创造者们的想象。它带动了许多创新软件的开发,影响了无数程序员,改变了整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轨迹。 本书不但书写Unix的历史,而...

对于计算机从业者来说,Unix 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这本书从内部视角详细阐述了 Unix 的诞生过程。

作者本身也非常值得一提,如今 80 岁的他,前几天还在为 AWK 提交代码,与丹尼斯·里奇共同创作了「C 程序设计语言」,参与了 Unix 的前期开发,也是 Unix 的命名者。

Unix 诞生于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当时的氛围是怎样的,Ken Thompson 如何在媳妇儿探望公婆的三周时间里写出了一个操作系统,Unix 出现之前大家是如何编程的,Unix 的设计哲学等等,书里都有提及,如果想了解这段历史,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挽救计划

科技宅男+跨星系好(基)友联袂上演太空大救援 硬核工程风+幽默碎碎念打造年度科幻 奥巴马、乔治•R. R. 马丁力荐 高司令主演同名电影即将上映 👾出版后连续16周雄踞亚马逊科幻畅销榜 《挽救计划》英...

几个月前熬夜看完的,今天又重温了一遍,还是有被震撼到。

故事的设定很有意思,太阳感染了病毒,正在被一点点吞噬,这个太阳病毒就是「噬星体」,主人公的任务是到另一个星球找到治「噬星体」的方法,而这场星际旅行的燃料正是「噬星体」,但只够单程,也就是自杀式任务。

后面当然还发生了很精彩的故事,就不剧透了。除了佩服作者的脑洞,也折服于他的理科基础,太硬了。除此之外,画面感很强,一边看,会一遍在脑海中构建场景,就像看了一场大片一样。

幕府将军

图书幕府将军 介绍、书评、论坛及推荐

很长,也很精彩。写的是十七世纪初期一位英国领航员在太平洋因遭飓风袭击而漂流至日本,展开了一幕幕外国人在日本的幕府封建统治下的奇遇,对当时日本的社会风貌、人情世态、历史事件作了精细形象的描述。

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在 Reddit 上看到很多人推荐此书,"Shogun by James Clavell. If you read this book you will spend the rest of your life trying to find another just like it; you will fail." 于是就下载下来看(实体书很难买到),虽然是小说,但以真实事件为基础,作者的功课做得非常足。

主线故事以「关原之战」为原型,讲述了寅永(原型为德川家康)如何在复杂的局势中周旋,并最终成为幕府将军。主人公英国人布莱克松被卷入到了这场战事中,产生了强烈的文化碰撞。比如他的仆人因为埋了他一只已经发臭招苍蝇的野鸡,而被处死,只因他说过不让别人碰他这只鸡。

当时的日本阶级分明,武士居首,商人垫底,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权力和义务。比如武士经过时,农名或工匠如果拒绝鞠躬,那么武士可以依法砍掉顽抗者的头颅(所以当主人公看到这一幕时,非常震惊)。农民的排位虽然仅次于武士,但却要承担很重的税收。

关于武士道精神,之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在战场上打败仗了就要切腹。有很多层的解读,其中一点是向天皇尽忠,切腹是尽忠和谢罪的体现。如果不是在战场,那么切腹是要得到尽忠对象的同意才能进行的。比如小说中茉莉子因为自己不能也不想扶侍好夫君,多次请求执行武士道精神,但都被驳回。

因为小说背景是地理大发现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纷纷开始发展海上贸易,争夺海上霸权,所以也会提到这些国家在贸易国的宗教渗透。之前不太理解,贸易就贸易,为啥要传教,想来也是有同化和殖民的意味在里面。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多数人向往良好的生活,却只有少数人了解它的前提。你的人生也许就差这本哲学书,牛津大学出版社畅销哲学普及读物,不朽经典《沉思录》当下生活践行版。古老的斯多葛智慧赋予你全新的目光,让你重新审视和把握生活,...

这本书可以帮助理解「斯多葛哲学」,以及为什么斯多葛哲学 is a guide to the good life.

书中提到了一些心理技巧,如「消极想象」,「控制两分」等,可以帮助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不如意」之事,不被这些事搅乱宁静的状态。虽然看完可能很快就忘了,但或许可以种下一颗种子。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 「因为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以为是一本鸡汤书,结果是关于成长的哲学探讨。

以阿德勒心理学为核心,通过对话的形式展开探讨,读起来还是挺舒服的。

项塔兰

林巴巴这一生,一言难尽。 他曾是一名理想主义者、哲学家、诗人,接着又成了吸毒者、劫匪和通缉犯。命运之神将他扔到了地球的另一端——印度孟买。在那里,他成为第一个融入孟买贫民窟的白人。 他在印度农村学习如...

如果只能带十本书去荒岛,这本书一定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