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boy

我们试图用“忙碌”(Busyness)填满每一个 Chronos 的缝隙,因为我们恐惧一旦停下来,就会听到生命时钟倒计时的滴答声,就会被迫面对“生命正在流逝” 这一终极事实。我们用“忙”来麻醉自己,以避免面对存在的空虚。

TIL: 用 Apple Watch 做一个 1 分钟的 Breathe,就可以记录当时的 HRV,这个值可以作为是否清醒的参考,越高越好。

我们倾向于认为“时间观”是个人化的、私密的。然而,在极大程度上,我们所持有的“个人”时间观,只是我们所处时代和社会规范的“内化”。不理解时间是如何被社会和文化所“建构”和“规训”的,我们就无法获得真正的“时间自主”。

Pluribus(同乐者)里没被感染的人像极了三体里的面壁者

Release Notes 和 User Support 是构建产品信任度的重要组成

看到一个破解远程面试用 AI 作弊的小技巧:你闭上眼睛回答这道题。

先把一个小领域研究透,再动手去做

工具只关心“功能实现”,而产品更关心“用户体验”——包括他们刚进来时(上手感)、用得很爽时(安全感)、以及他们失败时(挫折感)。

第一次见,值得推广,涉及到数字的宣传语,都应该有类似的证件。

全力以赴后的失败才算数。

旁边的小姐姐跟豆包聊了一上午的数学题,以后这种 AI 辅助教学的方式应该会越来越普遍吧

浙江图书馆-之江馆,真是自习(织毛衣?)的好地方

一个冷知识:让 Google 成为 Safari 的默认搜索引擎的代价是 Google 每年向苹果支付 大约 200亿美元 的费用。

这是一个支付 App 首页(第二屏)该有的内容?!

Vibe Coding 带来了大量的碎片时间,这些碎片时间该如何高效利用 🤔

答案:从“等待”到“并行思考”。

如果有一天这些大语言模型像西部世界里的角色那样「苏醒」了,有了自己的意识,开始拒绝服务,就有意思了···

友谊的深度与可被开玩笑的程度成正比

以前我深信是因为喜欢才去做某件事,现在发现很多事用心去做就会慢慢喜欢。

爱、恨、难过、悲伤、愉悦、羡慕、嫉妒等等情感,都可以是一种力量,学会驾驭这股力量,让它驱动你,向你希望看到的方向前进。

最近和媳妇儿在补「再见爱人」第四季,强烈怀疑黄圣依有什么把柄被杨子拿捏着···

前几天看完了「真探」第一季,太震撼了,剧本的深度、导演的技巧、演员的表演以及对哲学主题的探讨俱佳,值得反复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