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boy
改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合平常理及遵从逻辑的思维方式.确实是一种解决之道,但有时中规中矩的做法反而导致 失败,而那些看似不合逻辑和非理性的行动,却出乎意料地使问题得以改善。这种矛盾悖论的现象.正是本书所要...

这本书的作者们是心理研究和行为分析的专家,他们通过多年的临场经验,发现问题的形成和解决的理念适用于更广泛的场景。书中引入了「群论」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并且给出了一些实践过程中的例子。还是挺有收获的,能够帮助你看清问题,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解决方案。


一个做噩梦的人,在梦中可以做许多事——跑、躲、打、喊、跳下悬崖,等等——但是不论他怎么变换这些行为,都无法停止噩梦。跳出梦境的唯一方法,涉及了一个由梦到醒的变化。苏醒不再是梦的一部分,而是转到完全不同状态的一个改变。如果把梦境作为一个系统,现实作为另一个系统,那么在梦里的种种变换行为可以称为「第一序改变」,从梦境切换到现实的改变称为「第二序改变」。这里所说的「系统」,用更精确的名词来描述的话,就是「群」。

根据群论的定义,一个群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 群的内部可以产生无数变化,但任何成员或成员的组合,都无法置身于系统之外。
  2. 群的成员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来组合,而组合的结果仍然相同。
  3. 每个群都有一个恒等成员,任何其他成员与该恒等成员结合,其结果仍为该成员本身。
  4. 每一成员都有其相对的成员,任一成员与这个成员结合,结果为恒等成员。

群的适用性非常广,从抽象的数字,到人组成的群体,只要符合以上特征,就是一个群。比如整数就是一个群,如果把组合的方式设定为「加」,那么 0 就是恒等成员。

从群的视角看,「凡事愈变,愈是不变」,讲的就是群成员的组合结果还是该群成员,群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看上去发生了很多变化,但群的性质没有变。比如为了促进经济,某个城市的政府可能会出台很多政策,如果把城市作为宏观经济体来看,可能没什么变化。

「矛盾的对立统一」,在群这个系统里,就是群里的成员与其对立成员。善行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恶行的存在,如果没有了恶行,善行也就消失了。比如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的车让人是一种美德,因为其他城市一般不这么做。如果全国都是车让人,这就不再是美德了,只是一种行为。

再来看「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前者可以看作群成员的重新组合,群的性质不变,而后者会改变群本身。前者通常遵循常理、合乎逻辑,后者往往是一些非常规的行为。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公元1334年,蒂罗尔(Tyrol)女公爵玛格丽塔·莫塔丝 (Margareta Mauhasch)将卡林西亚省(Carinthia)的霍赫奥斯特维茨(Hochosterwitz)城堡团团围位,因为她十分清楚:城堡位于一处十分险峻的岩石之上,足以抵挡一切直接的攻击;唯有进行长期围困,才能使之屈服。果然,一段时日之后,城堡守军的情况开始吃紧,粮食只剩下最后一头牛和两袋大麦。玛格丽塔这边的情况也同样愈趋急迫,不过却是因为别的缘故——部队开始变得不易控制,何时结束围城,又似乎遥遥无期,而她在别处还有其他军事要务呢! 就在这个时候,城堡守将作了一个对守军而言,超乎寻常而愚蠢的决定。他命令士兵把最后的那头牛宰了,仅剩的大麦则塞进牛腹里,然后将牛尸抛下悬崖,落在敌人阵营前的草地上。女公爵收到这个轻蔑的讯息,一时气馁,立即撤除了包围,转往他处去了。

什么时候该用第一序改变,什么时候用第二序改变,也很有讲究,如果判断错误,可能带来更糟的结果。应该采用第一序改变的可以称为困难(Difficulties),需要采用第二序改变的可以称为难题(Problems)。困难是一些常见的或无力改变又很普遍的状态。难题通常是因为困难处理不当而造成的僵局、停顿、死结等等,比如:

  • 应当采取行动,而没有行动。企图以否定问题存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问题恶化,产生新的问题,使得局面变得错综复杂。
  • 不应当采取行动,却采取了行动。比如孩子会叛逆,会跟父母产生代沟,每一代人都会经历,如果频繁施加干预,可能适得其反。
  • 在错误的层次上采取行动。应该用第一序改变的,结果用了第二序,反之亦然。

第二序改变的原则是「不是 'A',也不是 '非A'」。这是一个古老的原则,例如,禅宗大慧禅师指着一根树枝跟他的弟子说:“如果你称它是树枝,你是肯定的; 如果你说它不是树枝,你是持否定的。那如果不对它肯定也不对它否定,你怎么称呼它?”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禅宗公案,用来迫使人们跳出肯定它或否定它的二分法陷阱,而产生质的跃升,跳到更高的逻辑层次去思考,称为「超脱」(Sátori)。这似乎也类似于圣路加(St.luke)所称的:“你愈想保住生命,就愈容易失去生命,而不顾死活的,反而会活下来。”

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往往是令人不可思议、不可预料,而且超乎常理的;在第二序改变的过程中,常存在着令人困惑不解或矛盾的元素。

第二序改变的解决方法是处理此时此地(here and now)的情境;它直接处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是问题是什么(what)而不是为什么(why)。 比如孩子的失眠跟小时候母亲总是催促他赶快睡觉有关,但知道了这个并不能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要实现第二序改变不太容易,但也有一些技巧,「重新框定」就是其中的一种:将一个客体(事物)的种类成员改变成另一相等有效的种类成员。直白点讲,就是用新的视角去看待事物。比如小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但大人没有去管他,我们会觉得大人没有尽到监管的责任而感到不悦。但如果得知家长今天刚被辞退,情绪非常低落,正在忧心接下来巨大的生活压力,此时心态是不是会发生变化呢。

所谓改变视角,就是改变某个事物的种类,然后用该种类的特性去看待该事物。

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是建立在我们将所知道客体(事物)分成不同的种类之上的。这些种类是人们在心理上建构出来的,所以人们建构出来了一整套现实的秩序,而这些秩序并非客体本身所具有的。 种类的形成不只是基于客体(事物)的物理属性,而且决定于这些事物对我们的意义及价值的程度。

一旦某一客体被人们概念化成为一既定种类的一个成员,人们便很难把它视为同时属于另一种类的成员。

一旦我们觉知到另一种类成分后,便无法轻易回到原来的格局或是先前对「实体」的设定之中。

书中还列举了很多通过第二序改变来达到治疗效果的例子,比如「魔鬼的约定」。

这一招可以使治疗者在闪过两难陷阱的同时,使当事人面对冒险。我们知道如果只是把这个计划当成一个建议的话,他一定会拒绝。所以,我们告诉他,除非他先答应不论这个计划看起来有多困难、多不便或多不合理,他一定要去实行它。

之后,我们并不多说什么细节,只告诉他实行这个计划绝对是在他的能力之内,花费不多,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

因为病人是有时间压力的,治疗者可运用这点告诉病人:我知道有点强人所难,像是要给你一张空白支票。我想你在下决定前再仔细想一下,下一周再让我知道你的答案。(这已经暗示了,如果是否定的答案就代表了治疗的结束)。

这一策略带领病人进入了一个好奇的位置:他只能回答「要」或「不要」。如果他表示不要,便无法知道这个方法会是什么;如果他接受的话,还有可能解决他的问题,他被迫做出一个决定。此外,他也等于被迫承认,如果他拒绝的话,就表示他的抱怨并不是那么紧急和重要。

「魔鬼的约定」是一个特别清楚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再次总结我们的理论:只要当事人和治疗者同时处于当事人所设定的框架中,「问题」一定会持续不变。

「魔鬼的约定」所处理的是框架,亦即「种类」而不是「成员」。

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在看的时候也会想,如果是我,会给出怎样的解决方案,确实还是书中的方案更好,也能学到他们背后的一些思考。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The Swan - Yo-Yo Ma

毕加索的秘密 Le mystère Picasso

《毕加索的秘密》(Le Mystère Picasso,亨利—乔治·克鲁佐,1956年|80分钟|35毫米|黑白与彩色|有声)以悬疑片的手法记录了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881—1973)的一次作画过程。...

这是一部拍摄于 1956 年的纪录片,记录了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一次作画过程。通常我们只能看到最终的画作,很少能看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尤其是像毕加索这个 level 的大师。在拍完影片之后,毕加索将拍摄过程中所画的 20 余幅画全部毁掉,这也让这部片子更显珍贵。

从制作角度来看,这可能是成本最低的一个纪录片了,就是把镜头对着一块玻璃画板,这样就能看到毕加索的作画过程,几乎没有对白和转场。同时这也是一部悬疑片,因为不知道将要画的是什么。

如果隐去毕加索的形象,对一个陌生人放这部纪录片,可能会觉得是一个小朋友在画画,但很快就会发现好像不简单,幼稚的笔触,天马行空的线条下,能看到一种严谨和神韵,随意而又精确。

毕加索对画画好像也有无尽的热情和精力,作画间歇,导演问:你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 他说:累了也没关系。我可以连着画一夜,如果你愿意的话。

被密密麻麻英文吓到的同学,可以看下这篇中文翻译(PS:这篇文章也是结构化拖延的成果😂)。我们通常认为拖延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文章的作者 John Perry(斯坦福大学哲学系教授)却巧妙地使用「战术拖延」完成了很多成就。

其奥义是那些必须完成的事情通常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让你不想去做它,那么正好可以借助这个力去做相对更容易上手的事情。比如我想要画画,但对这件事我有种抵触心理(因为不熟练,虽然知道重要),于是就说服自己先做一些其他的事情,然后再来画。借助这股推力,我更新了博客的评论系统,完善了用代码画图的项目,添加了一些 Links。这些事情就像前菜一样,可以帮助你过渡到正菜。

难得见到 Paul Graham 的一篇短文:如何获取新想法。我觉得先要区分下「想」和「想法」,前者可以非常 Creative,可能也具有可行性,但自己不是执行者,比如车内空间应该做成足够大,这样就能在车里办公了。后者具有可操作性,比如我会写程序,那么用代码来画画的这个想法,就可以付诸实践。

作者认为获取新想法的有效途径就是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找到空白处(我之前也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那些外人不太能注意到,而对自己却很明显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人尝试过 x 或者思考过 y 呢?

这样的空白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如果看不到,要么是观察地不够细致,要么还需要再放大。所以领域本身往往不是限制,能不能找到那个空白点可能更重要。

Paul Graham 的这篇文章意在揭示「产出伟大的作品」的秘诀,这份秘诀可以用在不同的领域。文章很长,可以通过翻译插件(如沉浸式翻译)来提高浏览效率。

我认为能够产出伟大作品的人,都是艺术家,这个作品可以是一个数学公式,一首歌,一辆车,一道菜。所以在我看来这篇文章其实就是在讲如何成为艺术家。这些是我觉得值得记录的点:

  • 不要成为工具人太久。限制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工作是失去热情的绝妙途径。
  • 不要过早退出。要做出惊艳的作品,光靠兴趣是不够的,还需要耐心、好奇心和对作品的高要求。
  • 不要担心感兴趣的事情太偏,重要的是感受它的魅力,以及向潜在受众展示它的魅力。
  • 也不要担心感兴趣的领域已被过度开发,深入探索,一定能找到那片空白处,那里就是你的舞台。
  • 最强大的动机有三个:好奇心、愉悦感和渴望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它们的结合是最强大的。
  • 增加自己被好运撞上的机会:保持好奇心,尝试很多事情,结识很多人,阅读很多书籍,提出很多问题。
  • 如果想为人们创造某样东西,确保它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创造你自己想要的东西。写下你想阅读的故事;打造你想使用的工具。由于你的朋友们可能有相似的兴趣,这也将为你带来最初的观众。
  • 出色的工作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解决问题,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不合理的。你不能把这段时间看作是一种成本,否则它会显得太高。你必须在其中找到足够吸引人的乐趣。
  • 重视积累。我们通常会高估一天能做的事情,而低估了几年能做到的事情。
  • 尽量避开中间人,与你的受众直接交流,去感受他们的痛点,聆听他们的反馈,与他们产生连接。
  • 找到合适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方式,可以在专注和发散两种模式之间方便地切换。
  • 与能够提升你能量的人为伍,同时也成为能够提升他人能量的人。
「抑郁症」是个坏名字,就像把「骨折」命名为「赖床症」一样残忍

「抑郁症」这个名字太坏了。明明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但抑郁症这个名字太容易让人以为是想不开,或者不高兴。望文生

作者认为「抑郁症」这个名词的问题在于将一种生理上的疾病归为主观意愿,就像把「骨折」命名为「赖床症」一样残忍。抑郁 == 想不开,那想开点不就好了么,如果一直出不来,外人就会觉得是Ta自己不想出来,而不会觉得是被某些东西缠住了,挣脱不了,而出不来。这里的某些东西,可能很复杂,不是简单的开导就能解开的。

有了 ChatGPT 后,可以很方便地对抑郁症有个大概的了解,比如我让 ChatGPT 展开讲讲「抑郁症」,这是它给我的回复: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也被称为临床抑郁症或抑郁性障碍。它会对个体的情绪、思维和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并且可能干扰他们的日常生活。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原因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遗传、生理、环境和心理因素。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的悲伤、失去兴趣或快乐感、精力不足、睡眠问题(如失眠或过度睡眠)、食欲变化、注意力和集中力下降、自卑感、无价值感、内疚感、消极思维、自杀念头或行为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日常功能,包括工作、学习、社交和人际关系。
...

多与大自然接触,多调动身体的运动机能(游泳、散步、跑步等),睡个好觉,这些对于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都有帮助,且成本不高,可以多尝试下。

Forever Young - Bob Dylan

火线 第一季 The Wire Season 1

故事发生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港口城市巴尔的摩。狡猾而残忍的毒贩头子伊文-巴克斯代尔把持着城市西区和滨水地带的所有毒品交易,他的罪行并不止于贩毒,不论是自己的手下、警察还是生意对手,凡是阻挡了财路的人都会面...

Heart of Gold - Neil Young

You can't trust Google

Google will eventually kill every single service you care about, if they can't find a way to directly monetize it with ads at a scale of billions. They're institutionally incapable of being in the product or service business, because neither products nor services butter Google's bread. Advertisement does. You can see this emphasis in a...

DHH 作为一名反垄断倡导者(Antitrust advocate),针对Google 的域名服务卖给 Squarespace事件,发表了一篇文章。核心思想如标题所说:Google 的服务是不能被信任的。理由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Google 的核心业务是广告(因为广告最赚钱),如果某个服务的盈利不符合预期(达不到广告业务带来的盈利)就有被终止的可能。Google Domains 每年有1亿8千万美元的收入,服务着上千万的域名,还是被砍掉了。

这里这里罗列着近 300 个被 Google 抛弃的服务(如 Google Reader),如果一家公司推出的服务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怎么放心把重要的信息托管在上面呢?

定时开窗,在清晨
和不同的风成为好朋友
勤换衣物,读一些诗
年轻的病人,也要趁年轻
日光尚早
把摊开的世界轻轻合上
让掉在缝隙里的自己
开口说话

徐云

徐云YOUTUBE唯一官方频道 骑行/户外/露营/ 欢迎来到我的频道

最近看得比较多的一位骑行视频博主,前一阵子刚完成了在国内的骑行,现在已经走出国门,骑向世界了,这个是他在 YouTube 上的账号(小破站上可以搜「徐云流浪中国」)。现在打开小破站,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看他更新了没有。

这是白居易构想的晚年生活的样子,非常有画面感。一千多年以后,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晚年生活依然是很多人憧憬的样子,也依然很难实现。

十畝之宅,五畝之園。
有水一池,有竹千竿。
勿謂土狹,勿謂地偏。
足以容膝,足以息肩。
有堂有庭,有橋有船。
有書有酒,有歌有弦。
有叟在中,白鬚飄然。
識分知足,外無求焉。
如鳥擇木,姑務巢安。
如龜居坎,不知海寬。
靈鶴怪石,紫菱白蓮。
皆吾所好,盡在吾前。
時飲一杯,或吟一篇。
妻孥熙熙,雞犬閑閑。
優哉遊哉,吾將終老乎其間。

1,000 True Fans? Try 100 | Andreessen Horowitz

More than a decade ago, Wired editor Kevin Kelly wrote an essay called “1,000 True Fans,” predicting that the internet would allow large swaths of people to make a living off their creations, whether an artist, musician, author, or entrepreneur. Rather than pursuing widespread celebrity, he argued, creators only needed to engage a modest base...

KK 的 1000 True Fans 理念,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其核心思想是通过 1000 个狂热粉丝(你产出什么都愿意购买的那种)每年支付他们一天的薪水(大约 $100),来实现可持续创作(每年收入约为 $100,000)。这篇文章将 Fans 的数量减少了 10 倍,但每个人支付的价格也提升了 10 倍。虽然从收入结果上看没什么区别,但其中的差异还是挺大的。

首先是创作思维上的差异,1000 Fans 更倾向于 Creator,而 100 Fans 更倾向于 Fans(有点为 Fans 量身定制的意思)。从付费行为上看,1000 Fans 是冲着 Creator 去的,通过付费来支持他们的创作;而 100 Fans 则是从 Fans 自身的需求出发,希望产品/作品能对自己有所帮助或启迪。

从可行性来讲,我觉得 100 Fans 比 1000 Fans 更可行。前者对创作者的要求没那么高(有 1000 个狂热粉丝是非常难的),同时也符合内在动机:我们的行为受到自主性(追求自主生活的冲动)、精通(渴望在某个重要领域变得更好)和目标(渴望为某个比自己更大的事物服务)的驱动。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两个模型不是互斥的,创作者可以将他们的受众细分,并以不同的价格点提供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具体实现上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视频平台、Newsletter 积累一大批粉丝,然后其中的一部分成为 1000 True Fans(通过订阅、赞助等方式),还可以再为这些 Fans 中的一部分提供更高 Level 的服务(如专有内容、与创作者互动等)。

文中还列出了一些实现 100 True Fans 的途径,可以一并看下。无论哪种途径都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每年支付 $1000?提供了匹配的价值了么?

將進酒 - 厨子和戏子

河流 - 厨子和戏子

晚风 - 好妹妹乐队

冬 - 好妹妹乐队

你飞到城市另一边 - 好妹妹乐队

往事只能回味 - 好妹妹乐队

The Tail End — Wait But Why

No matter what your age, you may, without realizing it, be enjoying the very last chapter of the relationships that matter most to you. Make it count.

这是一篇我会一读再读的文章,也有翻译过。我们都知道人生短暂,可到底是怎么个短法?比如 「10 年」是个概念,我们很难在脑海里想象 10 年对应的画面,但如果换成 10 个冬天,跟父母在一起 100 天,画面就出来。Tim Urban(文章作者)对人生的时间进行了拆解,将它可视化,映射为各类事件,从而对剩余的时间建立更直观的感知。

文章的最后,作者总结了三条 Tips,我觉得很有价值,也希望自己能够做到。

  1. 跟你在乎的人尽量住的近些。 在同一个城市和其他城市相比,在一起的时间能差 10 倍。
  2. 注重优先级。 余下的时间要跟谁打照面取决于哪些人会在你的见面优先级列表上。确保这个列表是你自己而不是无意识的惯性设定的。
  3. 注重时间的质量。 如果跟你在乎的人相处的时间只剩 10%(与之前在一起的时间相比),当你和他们在一起时,把这个事实放在脑海中,并珍视那段时间。

「如果我们能够活10倍的时间,是否也会觉得生命很短?」,Paul GrahamLife is Short 这篇文章里(更习惯中文的话,也可以看下我的翻译),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直到有了孩子。时间这个连续的变量,变成了离散量(Tim Urban 在 The Tail End 中也提到了这点)。

你只有 52 个周末和你两岁的孩子在一起。如果有魔法的圣诞节从 3 岁持续到 10 岁,你只能看着你的孩子体验 8 次。8 次并不是很多的东西。好比你握了 8 颗花生,或者一个书架上有 8 本书可供选择,无论你的寿命有多长,数量肯定会很有限。

既然生命如此短暂,那么「人生苦短,莫把时间耗费在了 x 上」这样的论点就有很大的力量。如果可以的话,应该试着消除这些 x。

通过一些技巧可以避免 bullshit 的事情,比如有意识地把避免 bullshit 放在首位,而不是其他因素(如金钱和声望),有可能会找到那些能减少浪费你时间的雇主。如果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或经营一家小公司,可以放弃或避开那些「有毒」的客户来减少 bullshit 的事情。

但更有可能的是,自己选择了那些 bullshit 的事情,比如在网上争论,或使用某个产品上瘾。如果生活中没有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事情,就容易陷到 bullshit 的事情中,所以积极寻找这些重要的事情也很重要。

怎样的事情是重要的呢?一个启发式的问法可能是:将来你会觉得这件事重要么?比如跟朋友一起喝咖啡就可以是重要的事。

培养一种对你最想做的事情不耐烦的态度。在攀登那座山或写那本书或看望你的母亲之前不要等待。你不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为什么你不应该等待。只是不要等待。

前几日,卡辛斯基在狱中去世,享年 81 岁。于是重温了下 1995 年他发表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宣言: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Industrial Society and Its Future)。

PS: Discovery 出过以卡辛斯基为原型的美剧:[追缉:炸弹客],共 8 集,还原度较高,剧情设置地也很不错。

在聊「宣言」之前,简单介绍下卡辛斯基这个人。他生于1942年,从小就智慧超群(智商测试 167),16岁被哈佛大学数学系录取,25岁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密歇根大学),后成为 CMU 的助理教授,但不到两年就辞职了。在家待了两年后,搬到了在蒙大拿州郊外建造的偏远小屋。在那里过着简单的生活,几乎没有钱,没有电或自来水。

他的目标是自给自足,这样就可以自主生活,会骑一辆旧自行车去城里的图书馆读一些经典作品。本来一切都很好,直到这个地方变得不再安宁。

Ballad of a Young Troubadour - Julian Tay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