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简介里提到,这本书是斯坦福大学天才医生与癌症抗争的生命感悟,但这其实不是一本散文集,更像是自传。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顾作者如何走上神经外科医生这条路,第二部分则是讲在确诊癌症之后,心态上的变化,以及对应的行为上的改变。

这本书的作者们是心理研究和行为分析的专家,他们通过多年的临场经验,发现问题的形成和解决的理念适用于更广泛的场景。书中引入了「群论」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并且给出了一些实践过程中的例子。还是挺有收获的,能够帮助你看清问题,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解决方案。

在看这本漫画前,对伊藤润二并没有什么了解,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本恐怖漫画,单纯看到豆瓣评分挺高的,就下载下来看了。

荒原旅行中,从未带走过一物,遗落的文物,漂亮的钟乳石,一朵山巅孤傲的野花,甚至一枚毫不起眼的小石头。它们生活在这里,轻轻走过,不要搅扰。这次旅行,却有冲动带走一颗小石头送给一位朋友。她在墨脱旅行中失足,半身瘫痪,却从未丧失灿烂笑容,一颗荒原里的小石头也许最能代表我的祝福。然而,后期的困境,让我无暇顾及这份礼物。我虽坚守了不从荒原带走一物的原则,却也失去了内心的一份祝福。后来,我把随身的求生哨送给了她,希望她在熙攘街头需要帮助时,只需吹声哨子,人群中就会有人跳出来,轻声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吗?”人性的美,不在标榜,而是行动。

这是 Jony IveLoveFrom 团队出品的一本关于乔布斯的书,书中几乎全部引用乔布斯自己的话,没有解读,更加「原汁原味」,同时也收录了一些珍贵的照片。

跟随本书的脉络,可以概览乔布斯的人生轨迹,也会发现一些细节,比如著名的斯坦福演讲,是如何一点点打磨出来的;他的歌单是怎样的;iMac 的这个 i 是什么意思。

这是 Wait But Why 的作者 Tim Urban 耗时 6 年写的一本书,剖析了他观察到的美国社会目前存在的问题。

简要概括书的核心思想大概就是:科技让人脱离了地域的限制,可以在更大范畴进行原始思维的连接和聚合,这个聚合后的新物种以各种方式在拖着社会走下坡路。

如果有一本书能让宫崎骏一生都念念不忘,甚至在身体日渐衰落之时,仍想拿起画笔向它致敬,那它一定有不平凡之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本出版于1937年、影响宫崎骏一生的书: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这本书的作者参与过多个行星探测任务,同时把「火箭科学」的这套思考方式搬到其他领域后,也都颇有建树,在作者看来,这是一套具备普适性的思考方式。

被村上春树的推荐所吸引,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有何许魅力,能够让村上春树读了 12 遍。看完后,估计不会重看,但也不觉得花在这本书上的时间是不值得的。

露露是本书的作者,她小时候的生活环境非常糟糕,一度感到绝望。所以当她看到大卫·斯塔尔·乔丹的事迹后,不禁产生了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精神动力在支撑着他对抗逆境?

大卫·斯塔尔·乔丹是斯坦福大学的建校校长,也是一位分类学家,一个执着于给自然世界带来秩序的人 -- 他发现了当时人类已知鱼类的近五分之一。1906 年,旧金山发生大地震,这场地震让近千个装着鱼标本的易碎玻璃罐坠落在地。霎那间,他毕生的收藏毁于一旦。

这是一本短篇集,讲了 5 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多个主人公,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用一些虚构的故事和小说的笔触把这些故事丰满化,读起来津津有味,又值得回味。

作为财务入门书,这本书其实只讲了一个点:投资资产,注意负债。资产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而负债是把口袋里的钱掏出去的东西。那「工作」是资产么?毕竟每月它也能把钱放进你的口袋。可以是也可以不是,这取决于它是否与你有强绑定的关系,如果你必须在某个时间段出现在某个地方从事某些事情产出某些结果才能获得报酬,那么它不是你的资产。资产与主体应该是弱耦合关系,也就是你只需花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在它上面,就能持续带来收入,当然也可以天天与它打交道并且乐在其中(事业)。比如商场的抓娃娃机是资产,但管抓娃娃机的工作不是。

第二遍看这本书了,这周看了一些战争相关的书和电影,就想起来这本书,于是又重温了下。

咖啡馆里,后面的两个小女孩唱着「super idol 的笑容都没你的甜」,无忧无虑;我看着书里的小女孩在死神的注目下经历着不平凡的人生,泪湿眼眶。亲生母亲大老远坐火车把自己托付给了陌生人,路上还失去了亲弟弟,只能「偷」一本「掘墓人手册」来记住这一时刻。在新家安顿下来后,生活艰辛,只能靠给富人洗衣服和刷墙来维持生计,但好在有新父亲的陪伴和教学,新母亲虽严厉,但也在用她独特的方式爱着身边的人,有了玩伴,有了镇长夫人的「图书馆」,当然还有马克斯。而小女孩也借由书这个载体,给周围人带来了温暖,这些温暖在特殊时刻显得尤为珍贵。

Shu 录播客时,他推荐的一本书,就买来看了下。是一本图像小说,有点小时候看连环画的感觉(当然更精致),讲的是一个参加过二战的老人的故事。书名虽然是「阿兰的战争」,但战争的场面几乎没有。共三册,第一册讲阿兰卷入时代洪流,应征入伍成为一名装甲兵,在美国训练和不断变换岗位的事情。第二册讲阿兰终于登上欧洲大陆,在二战的最后两年里,随部队到达法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地。第三册中阿兰退役,不再适应美国生活的他重返欧洲,定居法国。

在博客的留言中,看到有人提到这本书,就去看了下。英文名可能更能体现书的主旨:Tiny Habits: The Small Changes That Change Everything。

书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公式:B=MAP。Behavior = Motivation + Ability + Prompt,也就是 行为 = 动机 + 能力 + 提示。一个行为的发生是这三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二的第 50 期 Newsletter 里提到了这本书,就看了下,正好借此了解伊朗的生活和宗教文化。这是一本图像小说,确切来说是图像自传,很喜欢作者的画风,简洁又精确。这本书记录了作者10岁到24岁的生活,虽然出生在优渥的家庭,但过于动荡的时局还是给生活增加了太多的不确定性,比如伊朗政权变更、两伊战争。因为没有经历过战争,所以会觉得战争离自己很远,但是当邻居的房子被导弹炸毁,一家人被埋在里面;儿时的玩伴在战争中失去了手和腿,战争的意味就不一样了。当自己的叔叔被执政党迫害,而自己又在狱中见了他最后一面,死亡的意味也不一样了。

Derek Sivers 出的一本书,关注他也挺久了,之前的 How To Live 也买了。他给我的感觉是很特别,但又不是那种不舒服的特别,能给人很多启发,又没有说教的意味。

这本书其实就是他创办 CD Baby 经历的一些缩影,并从中提炼出普适的内容和自己的一些思考。我觉得他的一个优势是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商学院熏陶,缺少了这些条条框框,能更从 First Principle 去思考,然后你会发现并没有什么 Magic,只是坚守了一些原则或者初心吧,比如当 CD Baby 非常成功地经营了多年后,把它捐给了一个自己创建的基金会,用于音乐教育 (后来以 2000 多万美元被售卖时,已经跟 Sivers 没什么关系了),用作者自己的话说:"I live simply. I don’t own a house, a car, or even a TV. The less I own, the happier I am."

书的内容不多,一天就能看完,但常看常新。

好友推荐的一本书。名字听着有点奇怪,它是 "Dhandho" 的中文翻译,这个词的来源又可以追溯到梵文,这个就不展开了。它想表达的意思是:以承担最小的风险来获得最大的收益。情况好,赚得多,情况不好,赔得少,并且通常情况下情况都还不错。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深奥,但要透彻理解却不简单,这本书通过几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怎样的投资是「憨夺」的。

这本书其实就讲了一件事:过度简化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什么是「过度简化」?书中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国家的“财政森林”中,树的多种多样用途都被单一木材和燃料的体积所代表的抽象树取代。如果关于森林的概念仍然是实用主义的,那么也只是直接满足国家需要的实用主义。

从自然主义的观点来看,在国家狭窄的参考框架中,几乎所有东西都丢失了。大部分的植物,包括草、花、地衣、蕨、苔藓、灌木、藤都不见了。爬行动物、鸟、两栖动物,以及数量众多的各种昆虫也都不见了。除了皇室猎场看守所感兴趣的动物外,其他的动物也都消失了。

从人类学的观点看,在国家管道式的视野中,那些涉及到人类与森林相互影响的事务也几乎全部被遗忘了。国家很关注偷猎,因为这会影响到木材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以及皇家狩猎,但是有关森林其他众多的、复杂的、可协商的社会用途,如打猎、采集、放牧、打鱼、烧炭、挖设陷阱捕兽、采集食物和贵重矿物,以及森林在巫术、崇拜、避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往往都被忽视了。

下午在咖啡馆无意中听到旁人提起「球状闪电」,晚上就顺手看了下,然后就没收住,一直到凌晨 6 点,确实精彩。

有理科基础的,没有这么会写的。有理科基础的,会写的,没有这么有想象力的。有理科基础的,会写的,有想象力的,没有能把这三者融合的这么好的。当然也会有一些小伤,比如人物塑造方面。

一开始对球状闪电的描述确实抓住我了,然后大刘就带着我们一起解谜,当丁仪出来之后,事情好像不简单了。当这个谜解的差不多时,发现进度条才刚过一半···

看的过程中会让我想到「挽救计划」,也是以一个离奇的自然现象为牵引,逐步去探索,用硬核的知识去解释(相比来说,挽救计划会更硬些),找到原因后,再通过各种方法去化解/利用。

确实有点三体前传的意思,有超自然现象,有科学家和意志坚定的军人,还有天上的观察者。

最后的那朵蓝玫瑰也让人印象深刻。

豆瓣一位网友的短评很好的概括了我的感受:

陈春成的每一篇文字,甚至每一页每一段,都有一种奇异的空灵感,把人拉拽进一种亦真亦幻的状态里。细致入微的文字后隐藏着很久远的情感,调动出我的记忆与触觉。每一篇看完,总是唏嘘半日。

这是一本短篇集,里面收录了陈春成的 9 篇小说,书的第一页就钩住了我,看完后也确实没让我失望。有过来人说这本书里有很多大家的影子,有模仿的痕迹,或许等我的阅历上来之后也会有同样的感慨,但对于当下的我,这本书带来的震撼和喜悦是确实无疑的。

我最喜欢的几篇是:竹峰寺、音乐家、夜晚的潜水艇和李茵的湖。「竹峰寺」真的写到我心里去了,因为我的老家也经历了「早听说要拆,要拆,老不拆,空悬着心;突然就拆了,风驰电掣」这个过程,所以对里面描述的「定数」和「支点」深有同感。「音乐家」的故事设定很不错,让我想起了「他人的生活」(主流译名为「窃听风暴」,实在是不喜欢这个翻译),描述的是苏联的极权时期,在曲子要审核,萨克斯更是严令禁止的背景下,一个既是审核员又是作曲家的老人在退休后的故事。依旧是充满想象力的描述,比如藏在蓝鲸体内的音乐厅「鲸厅」,位于花苞内部的「蕊珠宫」,故事结构上也更为丰富和完整。其他几篇的设定也很有意思,比如「裁云记」:因为在领导视察期间,云朵的形状略显凌乱被领导诟病,于是就有了「云朵修剪站」这个部门,负责将所有云朵修剪成规定尺寸的椭圆形。甚至可以在云上打印广告。

这本书放在「书架」上已经有段时间了,偶尔翻开过一次,直到在沙溪的一家客栈的书架上再次看到这本书。

可能觉得「材料」离自己较远,平时也没什么体感,所以没有那么强的冲动去看完这本书,其实材料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比如钢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关键原料,做出了吊桥、铁路、蒸汽机;材料科学的突破带来了硅芯片和信息革命;聚合物制造而成的赛璐珞催生了电影的诞生等等。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事物背后可能都有一段值得被记录的历史。

在讲某一类材料时,通常会结合很多历史,比如建造金字塔用的岩石都是从矿场挖出来的,再用铜凿子一块块削成固定大小。据估计,古埃及人挖掘了大约一万吨铜矿,制造出三十万把铜凿子。这个场面想想就很壮观。

文中讲了生活中常见的 10 种材料,连巧克力都有涉及。了解这些材料的性状、背后的故事,可能会发现身边事物的另一种美。

费曼的 Six Easy Pieces 早有耳闻,终于抽空看了一遍。这本入门书是从费曼著名的《费曼物理学讲义》节选的六节物理课。没有复杂的公式,通过抓住事物的本质,结合生动形象的描述和比喻,让你领略物理学的美。

比如他对「电场」的描述:对电相互作用的一个更恰当的表示是,正电荷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扭曲了空间的“状态”,或在空间产生了一种新“状态”,使得我们把一个负电荷放进来时它会感受到一个力,这个产生力的潜在可能性叫做电场。好像能够想象出那个画面,「场」的概念一下子生动了起来。

感觉费曼会通过不断地思考为什么,不断逼近问题的核心,然后再用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这是两个很高超技能的叠加。

这六节物理课讲到了原子、物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能量守恒、万有引力和量子行为,不需要过硬的物理基础就能基本看明白,花一天时间就能更深地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则,太值了。

对于冥想,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可这样做到底有什么用,走神了怎么办?这本书带来了一些解答。

这也算是一本有缘之书,上一次读大概还是在 6 年前,当时囫囵吞枣地熬夜看完,印象也不太深刻,AJ 带玛雅去关门的动物园看动物那个画面倒是留在了脑海中。

6 年之后,在大理的一家咖啡馆看到有人在读这本书,辗转到沙溪的一家咖啡馆,扫了眼书架又看到了这本「岛上书店」,就又看了起来。

我看书比较慢,在那家咖啡馆只看了半本,下半本是在一家书店看完的。说来也有点奇妙,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书店看完了「岛上书店」的下半部。

这是一本挺淡的书,虽然有一点悬疑,但也只是点缀。一个「愤世嫉俗」的书店老板在遭遇妻亡、宝物丢失等一系列人生重大打击后,遇到了玛雅,一个两岁的小女孩,人生从此有了转机。那些原本想亲近他而他也想亲近的人们有了完美的「借口」,而玛雅也在「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书店中慢慢成长,玛雅激发了大家的爱,愿我们都能找到心之所爱。

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对于人类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们的祖先走出非洲的功臣之一(走出非洲的那些人有更强的制造多巴胺受体的能力,增加探索行为)。它产生于腹侧被盖区,可以通向不同的地方,被释放到伏隔核则会激活欲望回路。释放到中脑皮层的额叶区域则会激活控制回路。前者让你产生做某事的欲望和动力,后者可以帮助计算和规划未来。欲望回路过强会让人上瘾。控制回路过强会过于着眼将来,专注与规划和计算,而无法享受当下。

对于计算机从业者来说,Unix 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这本书从内部视角详细阐述了 Unix 的诞生过程。

作者本身也非常值得一提,如今 80 岁的他,前几天还在为 AWK 提交代码,与丹尼斯·里奇共同创作了「C 程序设计语言」,参与了 Unix 的前期开发,也是 Unix 的命名者。

Unix 诞生于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当时的氛围是怎样的,Ken Thompson 如何在媳妇儿探望公婆的三周时间里写出了一个操作系统,Unix 出现之前大家是如何编程的,Unix 的设计哲学等等,书里都有提及,如果想了解这段历史,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几个月前熬夜看完的,今天又重温了一遍,还是有被震撼到。

故事的设定很有意思,太阳感染了病毒,正在被一点点吞噬,这个太阳病毒就是「噬星体」,主人公的任务是到另一个星球找到治「噬星体」的方法,而这场星际旅行的燃料正是「噬星体」,但只够单程,也就是自杀式任务。

后面当然还发生了很精彩的故事,就不剧透了。除了佩服作者的脑洞,也折服于他的理科基础,太硬了。除此之外,画面感很强,一边看,会一遍在脑海中构建场景,就像看了一场大片一样。

很长,也很精彩。写的是十七世纪初期一位英国领航员在太平洋因遭飓风袭击而漂流至日本,展开了一幕幕外国人在日本的幕府封建统治下的奇遇,对当时日本的社会风貌、人情世态、历史事件作了精细形象的描述。

这本书可以帮助理解「斯多葛哲学」,以及为什么斯多葛哲学 is a guide to the good life.

书中提到了一些心理技巧,如「消极想象」,「控制两分」等,可以帮助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不如意」之事,不被这些事搅乱宁静的状态。虽然看完可能很快就忘了,但或许可以种下一颗种子。

以为是一本鸡汤书,结果是关于成长的哲学探讨。

以阿德勒心理学为核心,通过对话的形式展开探讨,读起来还是挺舒服的。

如果只能带十本书去荒岛,这本书一定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