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简介里提到,这本书是斯坦福大学天才医生与癌症抗争的生命感悟,但这其实不是一本散文集,更像是自传。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顾作者如何走上神经外科医生这条路,第二部分则是讲在确诊癌症之后,心态上的变化,以及对应的行为上的改变。
保罗(本书作者)曾经斩钉截铁地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成为医生。因为父亲就是医生,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天黑才回家,把盘子里已经冷了的饭菜热一热吃掉。医生 = 高强度的工作 = 生活中的缺席,这对保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好在有强大又细心的母亲。在母亲的引导下,保罗系统地读完了很多作家的作品,并为之吸引。
书籍成为我最形影不离的密友,就像精心制作的镜头,为我展开新世界的大好风景。
对文学感兴趣的他选择了斯坦福的英语文学专业,又因为书中的一句话:思想不过就是大脑运转的产物。而对人体(确切说是大脑)产生了兴趣,继而又选择了人体生物学。
我学习的最大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求知欲,我非常认真地想要探究,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我仍然认为,文学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神经系统科学则探索大脑最为优雅的规律。
我学习文学与哲学,探究生活的意义;我学习神经科学,在一个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实验室工作,了解大脑的运行机制。
看起来保罗应该成为一个研究神经科学的科学家,业余时间欣赏文学作品。为什么最终他却走上了一线,成为了神经外科医生?因为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生理、道德、文学和哲学,在什么地方相融交会?
一番审视和反省之后,我意识到,自己仅仅是在确认已经明确的事实:我想要直接的体验。只有从医,我才能追寻严肃的生理哲学。从道德的角度来讲,比起行动,思考实在是微不足道。
有些问题,光想是想不出答案的,只能亲自去实践去体验,这就是驱动保罗从医的动力。神经外科会频繁地与大脑打交道,而大脑是生、死、意义的交汇点,既充满挑战,又肩负沉重的责任,而且直达生命的核心: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你愿意用失去说话的能力,来交换多几个月的生命,默默无声地度过余生吗?你愿意冒着丧失视力的危险,来排除致命脑出血的哪怕一点点可能吗?
我们每周基本上要工作一百个小时。事情总是做不完的。我累得眼眶泛泪,脑袋生疼,凌晨两点还在牛饮能量饮料。
这份工作有很高的强度,相比之下 996 真的是福报。保罗坚持下来了,成长得很快,并且向神经科学家的领域拓展。但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却被诊断出癌症(想起了白色巨塔里的财前五郎)。
接着就来到了本书的第二部分:与死神赛跑。从一开始的不愿相信,到接受。最打动我的还是他在确诊癌症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回到手术台,并且不是在旁指点,而是亲自上阵,除非撑不下去。
我必须学会以不同的方式活着。我会把死神看作一个威风凛凛、不时造访的贵客,但心里要清楚,即使我是个将死之人,我仍然还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
我做出重返工作的决定,是因为对我来说,这份工作是非常神圣的。
但现在我已经渐渐早出晚归,又开始看顾病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之外,还加班四个小时。第一周结束后,我整整睡了四十个小时。
如果以后有人问我,「使命召唤」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保罗就是一个很不错的例子。
病情最终还是往坏的方向发展了,保罗在家人的陪伴下,离开了。在得癌症之前,事业和家庭,保罗选择了前者,这让他和妻子的关系一度到了需要婚姻咨询的程度。确诊癌症之后,两人的隔阂没有了,关系变得更近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从这个角度看,癌症也算是帮了一个忙。
就像一张 100 分钟的试卷,结果在 40 分钟时就收卷了,而你在前两分钟才知道这件事,这就逼着你选择优先做哪些题,保罗的这张答卷或许不完美,但他应该很满意,相信也会对后人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