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boy

我理发的频率不高(因为懒得打理,所以每次都会剪得很短),也都会去同一家店找同一个理发师,整体还比较满意。但后来还是去的少了,因为「专门为理发而走 10 多分钟」这事有点阻碍了我,这变成了一个需要下决心专门为它腾出时间的事情。后来就在天目里找了一家,因为它变成了一个「顺便」的事,甚至会提高理发的频率,因为工作间隙溜达几步就到了。

杭州有一个很大很新的之江图书馆,光线好,椅子舒服,安静,就自习来说几乎是顶配,驱车过去也就不到半小时。但我还是更愿意去走路 10 多分钟能到的天目里,虽然这里的自习环境降了一个 level。

异地恋或许也是这样,有时不是不再爱对方了,而是附近的人聊起来更方便,而这种方便更能增进感情。

把一件事做完,再去做下一件。

「就餐」这件事,包含了买菜、前期准备(择菜、洗鱼等等)、做菜、吃饭、收拾、洗碗这一整套流程。以前的我完成了「收拾」这个流程后就结束了,但现在只有把碗洗了,「就餐」这件事才算结束,而在开始另一件事前,我要先结束这件事,于是洗碗也变得勤快了起来。

还有些事跟想要做的事相关。比如要在某个会议上做个分享,但觉得已有的 PPT 工具都不够好用,于是打算从头做一个,这就又多了一件事。相关的事一多,就变成了事业。

为什么要活着,因为还有事没做完,就这么简单。

「叠被子」是一件值得被认真对待的事情。本质上来讲,它跟西西弗斯推的那块大石头没什么区别,早上叠好,晚上摊开,早上再叠好,晚上再摊开。如果你觉得西西弗斯做的事情无意义,那么叠被子这件事情也没有意义。

「叠被子」这个行为更像是一个宣告:保持房间整洁这件事对我意义重大,我要认真地对待今天。带着这份心绪,同时又完成了一件事情,美好的一天或许就此打开。

当现状不如你所愿,而你又不得不承受它带来的影响时,告诉自己:它只是得了一种病。有些病是肉体层面,有些病是精神层面,有些病是个体层面,有些病是集体层面。有时病人就是自己,过去的自己。你自然期望它能痊愈,但有些事情实在勉强不得,但你可以带着这份期望与对它的热爱,去做一些原本不想做的事,承受一些原本不想承受的东西。这个过程会让你变得宽容,收获更深层次的安宁。

以前当我看到国外某个产品很有趣时,会下意识地想能不能做一个类似的产品让国内用户也能玩起来。现在想得是如何更好地跟国外的用户一起玩。

Do things that generate compound interest.

It's always the mindset that separates you from the others.

3 steps to create a feature:

  1. make it work.
  2. make it beautiful.
  3. make it pleasant.

从价格、品质、功能、定制个这几个维度去分析客户群,可能会发现未被满足的组合。比如坐飞机,春秋航空出来前,「对价格敏感,对品质要求不高」这个群体其实被忽略了。某个 App 提供的功能太多了,部分客户最想要的可能只是其中某一个,把它单独摘出来,然后降低费用,就能获得这些人的青睐。

面向分享设计:让用户自发地、忍不住地想分享产品的某个 Feature、页面、设计、交互、细节。

「卖 App 的独立创业者」是比「独立开发者」或「独立创作者」更精确的描述。当你把自己定义为开发者或创作者时,目光会聚焦在 Idea、Tech Stack、Product上,如果是 Side Project 那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把它当作一门营生,则身份的切换就很有必要了,因为这会迫使你按照创业者的思维去思考,市场、增长、推广、售后等环节都要考虑进来。

自己做一遍,再与最优解对一遍,是极好的学习方式。

「需求」是问题,「产品」是解决方案。产品不被市场接受,通常是因为对需求的理解不够深刻:到底是哪些人在什么场景下会用我的产品而不是其他产品来满足某个特定的需求?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保下限,争上限(基本不亏,同时有可能挣不少,以承担最小的风险来获得最大的收益)。

对于投资对象,要具备以下几点:

  • 确定性高(受政策和消息面影响小)
  • 护城河深(其他公司很难短时间超越)
  • 足够便宜(价格明显低于价值)

对于投资者,要有以下素质:

  • 理性(独立思考和判断,基于分析和思考得出结论)
  • 耐心(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出手,出手后长期持有)
  • 谨慎(对投资对象进行深入研究,注重安全边际)

想要得到什么,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去争取,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是应得的。主动一些,这样即使最终没得到,也不会有遗憾。

有时候那些看似竞争激烈,产品成熟的市场,如果你的品味足够好,对问题理解地足够深,总是能够发现各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你正好有想法又有能力,那就能为你的产品在这个成熟的市场觅得一席之地。

怎样的电影可以打 4 星,怎样的电影只能打 2 星,没什么标准,自己之前也是凭感觉打。思考了一下,这个标准好像比较简单直接:

★☆☆☆☆ 一遍都看不完
★★☆☆☆ 可以倍速看完
★★★☆☆ 可以原速看完
★★★★☆ 可以再看一遍
★★★★★ 可以看好多遍

让大脑保持积极思考的状态,可以问这些问题:

  • 为什么这个人/事/物会触动到我
  • 为什么这个 App 会让我天天打开它
  • 为什么跟某 Ta 相处起来会很舒服,有哪些是我没做到的
  • 对于这件事,我是怎么思考的,Ta 又是怎么想的,我们之间的差距是什么
  • 对于这件事,我会怎么做,Ta 又是怎么做的,我能做的比 Ta 好吗

还有很多问题可以问,只要保持好奇心,就可以让大脑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会有点累,但可能会 lead to a better life.

学会通过多角度、Zoom In / Zoom Out 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结合 What、Why、How 的思维模式,那么即使是一个很小的课题,都可以写出一篇论文来。

做产品时,客户群体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点,不同的客户群体带来的反馈和任务量会差很多,尽量选择那些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都强,同时不会执着于一些奇怪需求和反馈的客户群体,这样就可以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如何做好产品」这件事上。

  • 咖啡馆的出现,切断了与咖啡豆的连接
  • 超市的出现,切断了买家与卖家的互动
  • 餐馆的出现,切断了与食材的连接
  • 工厂的出现,切断了与土地的连接

有一些我们以前不在意的连接,因为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可能就回不去了,或成为了奢侈品。

「喜欢」是分层级的。比如小时候看到魔术表演很帅,自己也想拥有这个技能,于是去学习魔术,这是第一层喜欢。第二层喜欢发生在看到了表象背后的本质以及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后依然不放弃,并愿意付出这些代价去获得能力上的精进或推动行业前进或改善一部分人的状况。

做决定时,记得多考虑一项:机会成本。尽量选择机会成本低的那一个。比如想创业,但需要辞职,假如年薪 50 万,那么创业的机会成本就是 50 万(仅从资金层面考虑)。比如有一个创业的 idea,但市场验证、合作伙伴、目标路径等都不明晰,从理性上来讲,辞职的选择是有问题的。当然现实中肯定会有很多考虑项,比如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太累,这个 idea 太诱人了等等。在众多考虑因素中,不要忽略了「机会成本」这一项。

漂浮的愉悦感:听朋友介绍或看了几个视频后,买了某只股票,结果涨了不少。 扎实的愉悦感:经过细致的研究、分析和判断,买了某只股票,结果涨了不少。

空调所营造的局部舒适环境,与气候带来的整体舒适氛围相比,还是会差很多。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判断力。坚信自己的判断,才能在低谷时依旧保持乐观,才能不知疲倦地耕耘,才能有异于常人的结果。为此需要:

  • 敢于成为异类
  • 敢于为自己的结果负责
  • 不断完善 Research 的能力
  • 不断完善专业领域知识
  • 不断丰富优质信息源
  • 不断优化认知模型
  • 不断尝试和反思

人这一辈子只要抓住一两次机会,就能极大地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对可能是此类的机会要保持高度的敏感,通过自己的判断力来决定是否要 All In。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此类机会大约 7 年出现一次(参考 8 年前的特斯拉和 1 年前的英伟达)。哪些技术会开启一个时代,哪些技术可能会快速陨落,这需要很好的判断力。

那些习惯延迟满足的人,或许并非擅于抗拒诱惑,或有很强的自制力,只是相对于 consume,create、connect 和 solve problem 有更大的成就感和吸引力。

书和人一样,需要看缘分。没有遇到是一种遗憾,太早或太晚遇到,可能是更大的遗憾。

经常去想一个问题,一件事情,一个项目,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就会拉近,不再变得陌生,那种抗拒感也会减弱,拖延程度也会降低,甚至会忍不住上手去做。亲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