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boy

英伟达 CEO Jensen Huang 早年的这个视频,提到了创业公司对失败的包容度,听着挺有道理的,主要有这么几点:

  • a tolerance for failure.
  • fail quickly and inexpensively.
  • change course as soon as you know it's a dead end using intellectual honesty. keep innovate.

很难第一次就做对,快速低成本尝试,诚实地判断这条路是否可行,再决定是否要继续或换方向。

空调所营造的局部舒适环境,与气候带来的整体舒适氛围相比,还是会差很多。

人这一辈子只要抓住一两次机会,就能极大地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对可能是此类的机会要保持高度的敏感,通过自己的判断力来决定是否要 All In。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此类机会大约 7 年出现一次(参考 8 年前的特斯拉和 1 年前的英伟达)。哪些技术会开启一个时代,哪些技术可能会快速陨落,这需要很好的判断力。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判断力。坚信自己的判断,才能在低谷时依旧保持乐观,才能不知疲倦地耕耘,才能有异于常人的结果。为此需要:

  • 敢于成为异类
  • 敢于为自己的结果负责
  • 不断完善 Research 的能力
  • 不断完善专业领域知识
  • 不断丰富优质信息源
  • 不断优化认知模型
  • 不断尝试和反思

那些习惯延迟满足的人,或许并非擅于抗拒诱惑,或有很强的自制力,只是相对于 consume,create、connect 和 solve problem 有更大的成就感和吸引力。

一直觉得一家对外提供服务的场所,它的品质不仅仅通过装修、设备、灯光、绿植来体现,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人员和厕所也很重要,但容易被忽略。

要把厕所打理好其实挺不容易的,尤其是人流量大一点的地方,我对浙江图书馆旧馆(黄龙)的一个槽点就是厕所太拉了,直接影响了去那里的欲望。相比之下天目里的厕所则非常的 elegant。

经常去想一个问题,一件事情,一个项目,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就会拉近,不再变得陌生,那种抗拒感也会减弱,拖延程度也会降低,甚至会忍不住上手去做。亲测有效。

书和人一样,需要看缘分。没有遇到是一种遗憾,太早或太晚遇到,可能是更大的遗憾。

今天去体检,然后在想,如果查出一些不好且治不好的东西,这辈子会有什么遗憾么?大概想到这么几个:

  • 感觉自己身上有一股劲没有完全使出来,还是很想看看充分释放后会有怎样的效果。
  • 对住所和居住环境还不够满意。
  • 有很多精彩的书和影视没有看。
  • 想跟更多有意思的人建立长期而深厚的连接。

「我的事说来话长」里说,如果不知道做什么,那就先从自己不那么讨厌的事情做起。或许还可以换个思路:先列出自己最遗憾的事情,然后就可以找到那些不会让自己留遗憾的事情,哦,这不就是贝佐斯的「遗憾最小化框架」么。

Theme from Black Sails - Bear McCreary

这篇文章是 Tim Urban 在较深度(一周,总共 40 小时)地使用了 Vision Pro 后写的「用后感」,对比了 iPhone 刚出来时的场景。iPhone 并不是一出来就起飞了,而是像 S 曲线那样,一开始比较平缓,经过了几轮产品迭代后,才开始进入到陡峭部分(高速增长期)。

如果让我对目前的 Vision Pro 做一个简单抽象的话,它是一个可随身携带的有大屏幕的空间。你可以随意地进出这个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设备自带的,也可以某个游戏/应用创建的虚拟环境,还可以跟别人共享这个空间。

它看起来很像是初代 iPhone,有着丝滑的体验,但少了些明确的使用场景和 Killer Apps。经过迭代之后,如果价格能下来,App 数量能上去,同时让在公共场合佩戴不那么尴尬,应该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最近发现了一个新的适合工作/自习的好地方,我愿称之为自习天堂:浙江图书馆之江新馆。很大,很新,书很多,声音小,光线舒服,椅子坐着也挺舒服,每个座位都配有一个插座,就是开放的时间有点短,下午 5 点就闭馆了。

我发现小的地方好像更容易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之前有一加星巴克开在了家附近,地方不大,只有一张大桌子和几张小桌子,我因为没有上班就经常去那里,很快就和店员熟络了,看到你就知道要点什么,也会简单唠个嗑。我喜欢坐那张大桌子,一些远程工作者也经常去那里,就很容易聊起来。还记得有一个在中国生活了三年,做前端的德国人,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喜欢吃寿司,喜欢与人面对面地沟通。

公司好像也类似。我在小公司(知乎早期,花瓣),中公司(蓬勃发展时期的蘑菇街),大公司(字节跳动)都待过,到现在依然有来往的是在中小公司结识的同事,那时候氛围相对轻松,主要想着如何把事做好,可以保留自己独特的个性,这种氛围下好像更容易缔结紧密而长久的友谊。

前一段时间睡眠出了点问题,经常是躺在床上没什么睡意,然后就开始想七想八,越想越清醒,结果就是第二天精神不好。试过睡前冥想,不行,思绪飘走了根本拉不回来。早点睡,不行,睡不着。群里有小伙伴说,她通勤路上会听英语音频,这给了我灵感,于是就下了几本感兴趣的书的音频到 Telegram 上,睡前打开,定时 1 小时(Telegram 没有定时关闭功能,可以通过 Clock 的 Timer 来实现),效果出奇地好。

没有选择中文音频是怕听着听着就听进去了,英语音频正好,介于听不懂和毫不费力地听懂之间,往往是开头听了 5 分钟,然后思绪可能会漂一会,但因为有声音就很容易被拉回来,几个循环之后就睡着了。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当呼吸化为空气

全世界只有百分之0.0012的人在36岁就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 本书是“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

豆瓣简介里提到,这本书是斯坦福大学天才医生与癌症抗争的生命感悟,但这其实不是一本散文集,更像是自传。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顾作者如何走上神经外科医生这条路,第二部分则是讲在确诊癌症之后,心态上的变化,以及对应的行为上的改变。

保罗(本书作者)曾经斩钉截铁地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成为医生。因为父亲就是医生,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天黑才回家,把盘子里已经冷了的饭菜热一热吃掉。医生 = 高强度的工作 = 生活中的缺席,这对保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好在有强大又细心的母亲。在母亲的引导下,保罗系统地读完了很多作家的作品,并为之吸引。

书籍成为我最形影不离的密友,就像精心制作的镜头,为我展开新世界的大好风景。

对文学感兴趣的他选择了斯坦福的英语文学专业,又因为书中的一句话:思想不过就是大脑运转的产物。而对人体(确切说是大脑)产生了兴趣,继而又选择了人体生物学。

我学习的最大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求知欲,我非常认真地想要探究,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我仍然认为,文学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神经系统科学则探索大脑最为优雅的规律。

我学习文学与哲学,探究生活的意义;我学习神经科学,在一个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实验室工作,了解大脑的运行机制。

看起来保罗应该成为一个研究神经科学的科学家,业余时间欣赏文学作品。为什么最终他却走上了一线,成为了神经外科医生?因为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生理、道德、文学和哲学,在什么地方相融交会?

一番审视和反省之后,我意识到,自己仅仅是在确认已经明确的事实:我想要直接的体验。只有从医,我才能追寻严肃的生理哲学。从道德的角度来讲,比起行动,思考实在是微不足道。

有些问题,光想是想不出答案的,只能亲自去实践去体验,这就是驱动保罗从医的动力。神经外科会频繁地与大脑打交道,而大脑是生、死、意义的交汇点,既充满挑战,又肩负沉重的责任,而且直达生命的核心: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你愿意用失去说话的能力,来交换多几个月的生命,默默无声地度过余生吗?你愿意冒着丧失视力的危险,来排除致命脑出血的哪怕一点点可能吗?

我们每周基本上要工作一百个小时。事情总是做不完的。我累得眼眶泛泪,脑袋生疼,凌晨两点还在牛饮能量饮料。

这份工作有很高的强度,相比之下 996 真的是福报。保罗坚持下来了,成长得很快,并且向神经科学家的领域拓展。但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却被诊断出癌症(想起了白色巨塔里的财前五郎)。

接着就来到了本书的第二部分:与死神赛跑。从一开始的不愿相信,到接受。最打动我的还是他在确诊癌症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回到手术台,并且不是在旁指点,而是亲自上阵,除非撑不下去。

我必须学会以不同的方式活着。我会把死神看作一个威风凛凛、不时造访的贵客,但心里要清楚,即使我是个将死之人,我仍然还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

我做出重返工作的决定,是因为对我来说,这份工作是非常神圣的。

但现在我已经渐渐早出晚归,又开始看顾病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之外,还加班四个小时。第一周结束后,我整整睡了四十个小时。

如果以后有人问我,「使命召唤」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保罗就是一个很不错的例子。

病情最终还是往坏的方向发展了,保罗在家人的陪伴下,离开了。在得癌症之前,事业和家庭,保罗选择了前者,这让他和妻子的关系一度到了需要婚姻咨询的程度。确诊癌症之后,两人的隔阂没有了,关系变得更近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从这个角度看,癌症也算是帮了一个忙。

就像一张 100 分钟的试卷,结果在 40 分钟时就收卷了,而你在前两分钟才知道这件事,这就逼着你选择优先做哪些题,保罗的这张答卷或许不完美,但他应该很满意,相信也会对后人有所启迪。

每次看苹果的天气 App,总是会困惑那条彩带到底是什么意思,第一感觉是跟时间有关,那么 position 表示的是时间点?那没有被彩带覆盖到的区域又是什么意思?如果表示温度,也还是无法解释彩带之外的空间到底是啥意思。

于是 Google 了一下,原来这个彩带的 position 不能独立看,要结合 10 天一起来看,彩带的头距离左边顶点越近,表示该天的最低温度是这 10 天里比较冷的,距离右边顶点越近,则表示该天的最高温度是这 10 天里温度较高的。

以上图为例,通过观看「Today」的彩带,可以知道今天温差较小(彩带短),温度偏低(颜色为绿色),是 10 天里较暖和的(彩带离左顶点远,离右顶点近)。

我觉得这是一个差的设计,设计师或许会觉得这个很棒,因为通过「精妙」的设计,在不影响页面美观的前提下,提供了很多信息。但是相比它给用户带来的[可能是不小的]困惑,我觉得是过大于功,每次看到这个彩带我都要思考(即使已经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它到底是啥意思,不能直观的看一眼就能提取信息。这个设计让用户不好理解的一个原因是,彩带之间有关联关系,但是线和其他元素把这种关联关系弱化了,让人觉得每一个都是独立的单元,改成类似柱状图的设计应该会更好些。

小时候放暑假,会经常到表哥家去玩,有时也会住几天。印象最深的是表哥带着我去邻居家里打牌。玩的是一个叫「红5」的升级游戏:两两一伙,从 2 开始,一直打到 A,哪两个小伙伴先到 A 就算赢。常常一打就是一下午,天气比较热,没有空调,就只有一个小风扇,但好像一点也不影响大家玩牌时的那种投入度,埋冤声和笑声不绝于耳。

现在想重拾那份乐趣: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小伙伴,玩一些线下游戏,则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离开了公司之后。一些玩的好的通常都是同事,在「和老同事玩线下游戏」这件事上,有太多更高优先级的事情等着去做:工作方面的,家庭方面的,还有刷不完的视频和停不下来的手游。

为什么会想到这事呢?主要是有一天在思考,能够较长久地维系友谊的途径。基于工作关系的同事会因为工作变动而逐渐失联,基于专业的需要对专业有较持久的热情,最合适的途径或许还是基于兴趣爱好(或者基于孩子?)。而兴趣爱好也有各自的属性,有的社交属性高,有的则相反。比如游泳就是一个低社交属性的爱好,因为它可以独立完成,足球或篮球则是高社交属性。但体育类的对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会逐渐衰退。而具有高社交属性的益智竟合类游戏则是一个很好的选项。这个游戏最好线下优先,也就是大伙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玩(我一直觉得人与人的真实互动才是社交),想了一下,小时候玩的这个升级游戏,其实就挺符合的。

但打牌很容易被视为不务正业的行为,所以这些牌友需要有足够 solid 的经济基础,有灵活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同时距离上也要住的够近(比如开车 1 小时内可到),还要对牌友和打牌这件事有足够的兴趣。这就是为什么想重温儿时的那种乐趣那么难。

低频使用 Twitter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几天打开一次,每次停留时间不超过 5 分钟),主要是觉得我还不具备驾驭它的能力。它不像一把刀,只会在切菜时使用,它更像一个商场,里面有你朋友开的店,有品牌商开的店,你也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开个店,再用很低的成本生产商品来卖。线下商场会有一种氛围,让你不知不觉就逛了好久,但 Twitter 这个线上商场逛起来的成本更低,乐趣更多,以至于你在做其他事情时,都忍不住抽空去逛一逛,当自己开始卖商品后,更是想知道这个商品的销量(阅读数、点赞数,评论,转发等)。社交网络会推荐内容,这些内容有的容易引起争论,让你忍不住想去说两句(然后就会时刻关注有没有新的评论);有的偏向娱乐,让你忍不住想多看一些类似的内容;有的是一些 show,让你觉得哇(cao),别人的生活怎么那么好;还有的是一些你感兴趣的链接,让你觉得淘到宝了。

不光暗时间会被它填满,甚至会主动为它创造暗时间。查 Bug 没有头绪、完成了一个极小的 Feature、工作压力比较小等等,都是 Trigger。可能本来只想在这上面随便瞄两眼,结果就掉进了兔子洞。时间一长,心流发生的频率和质量就会下降,很难再静下心来看书,写点非工作相关的内容更是没有必要。我觉得这样不好。

商场的出现自有它的价值,但副作用也不可小觑,目前我还无法做到不被它的副作用所影响,所以会持续一段时间的低频使用。

陀飞轮 - 陈奕迅

明年今日 - 陈奕迅

十面埋伏 - 陈奕迅

处处吻 - 杨千嬅

Radioactive - Imagine Dragons

Amazing Grace - The Tabernacle Choir at Temple Square

月迷風影 - mika arisaka

The Power of Less 这本书出自于 Leo Babauta,作者常年专注于自我提升,从 2007 年到现在,已经写了1000多篇文章,。

链接的内容是 Sivers 看完这本书后的一些笔记。核心思想是找到最重要的,忽略剩下的(Identify the essential,Eliminate the rest)。Identify essential 的过程也是一个梳理的过程,看看自己拥有什么,想要什么,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找到 Essential 后,就可以投入大量的时间在它上面(有点像投资,通过分析找到有巨大回报的潜力股,然后重仓),这需要一些技巧,比如培养对应的习惯,先从简单的入手,设定明确的目标等等。文中摘录了这 6 个部分:

  1. Set limitations
  2. Choose the essential
  3. Simplify
  4. Focus
  5. Create habits
  6. Start small

我觉得这本书的精髓可以理解为构建一套目标系统和确保这套系统能正常运行的实践手册。

目标系统包括:

  1. 调研。明确值得追求的目标(Essential)
  2. 定目标。设置年度目标(6-12个月)
  3. 拆分。将年度目标拆分为月目标和周目标
  4. 计划。根据周目标,拆分每天要做的事,并明确在什么时间点去做,会花费多少时间
  5. 回顾。目标完成度,目标合理性,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等,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实践手册包括:

  1. Limitation。减少在不重要事情上的时间投入,为重要事项安排不被打扰的时间段(Uninterrupted Time Block)。
  2. Routine。如早上醒来后要做什么(如 Review Goal,Set Time Block),入睡前要做什么。
  3. Flow。通过一些技巧来帮助进入 Flow 状态。
  4. Habits。一旦养成习惯,系统运行起来就会更加顺畅,可以参考福格行为模型

虽然没有看过全书,但从这篇总结来看,确实有不少值得吸收和反思的内容,但缺少了一个框架,所以会稍显凌乱。如果把这些内容与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结合起来,构建一套适合自己的 guideline 或 principles,从长远来看,应该会很有帮助。

大梦 - 瓦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