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boy

做成一件不主要靠运气的事情的概率,跟这件事在你脑海中的盘旋时间成正比。

留心「刷」这个行为,当觉察到时,审视之:自己在做什么?是否有必要继续做下去?

iPadOS 26 的窗口管理真是一场灾难

  • 研究了半天没整明白怎么调整窗口,去网上看了视频,知道了,按住右下方可以缩放。
  • 想实现之前很简单就能做到的两个 App 同屏展示(一个在左,一个在右),现在居然需要向屏幕边缘「甩」过去,才有可能让这个 App 正好占据一半屏幕,而且有概率失败。
  • 如果要把其中某一个 App 换成另一个,把 App 拖上去会显示在另一边,或需要重新调整尺寸。
  • 向上滑显示窗口,很可能变成缩放某个 App。
  • 要让两个 App 正好占据一半的空间,现在只能凭感觉。

生生把一个本来好好的、常用的功能给整的稀烂(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适应后,会好一点,但这不正好证明了这个设计的失败么?)。没有人会想要让 App 占据 9/17 的屏幕尺寸,没有人享受调整 App 大小的过程。把 iPad 当作 Mac 来使用,大概跟用小霸王学习机来学习差不多吧。

回想起国庆回家,我妈那一辈的女性,几乎都在用手机赚钱,比如听有声书或刷视频广告,价格当然很低,但她们也都不太在乎,因为光是「动动手指就能挣钱」就很有诱惑力。虽然很 low,但其实是一个三赢的结果:

  • 「刷手」赢了,因为能挣到钱。
  • 广告主赢了,因为看到了实打实的「真实」数据。
  • 平台赢了,因为能拿到广告主的钱,而自己需要支付给「刷手」的并不多。
Victor Wembanyama DOMINATED vs Mavericks | October 22, 2025

The Spurs defeated the Mavericks, 125-92 tonight in Dallas. Victor Wembanyama finished with a team-high 40 points along with 3 blocks and 15 rebounds for the Spurs, while Stephon Castle tallied 22 points, 7 rebounds and 6 assists in the game. Anthony Davis recorded 22 points, 13 rebounds and 2 steals. The Spurs improve their record to 1-0 with the win, while the Mavericks fall to 0-1 for the season. Never miss a moment with the latest news, trending stories and highlights to bring you closer to your favorite players and teams. Download now ➡ https://nba.smart.link/NBAApp-YTDes Subscribe to the NBA: https://on.nba.com/2JX5gSN

看了马刺对阵独行侠的开幕赛,文班亚马进化得太可怕了,绝对的天赋 + 超乎常人的努力,带来了一场攻防两端统治级的个人表现。这样的比赛内容,之前从没见过。

没想到 NBA 常规赛火箭 VS 雷霆第一场就如此精彩,俨然在看西决抢 7。

在网上看到的,严重同意!

杭州今年的秋天有 8 小时之久,后人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用来指代杭州的秋季时长。

让 AI 来推荐「相关书籍」挺方便的,比如我读完李娟的书后,想看看还有哪些作家的作品有类似的气质,然后就得到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

回想起来,去上海美术馆看奥赛展,可以站在梵高价值数亿美元的画(阿尔勒的卧室)前那么近地无遮挡地观看,真的神奇,那抹得比面包酱还厚的颜料真的只有现场看才有感觉。

高强度使用 Coding Agents 的一个额外收获是:具备了用英语跟 Agents 无障碍交流的能力,复杂一些的 UI 或需求也可以很清晰地表达了。

感觉李娟的文章才是中学生、高中生作文该有的样子:真实、细致地观察、记录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并结合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但这好像又很难,因为大多数学生的生活都过于单调和同质。

连打了三个哈欠,却挤不出一滴像样的眼泪。

去上海看了奥赛展,除了梵高和莫奈的,其他作品也都很不错。

今天开始有意识地使用 Review 系统来「监督」自己,发现确实有效果,一些不想做但应该做的事,也会去做了,因为知道会被 Review,也不想结果很难看。

答案是终点,问题是起点。

小说好像有种特别的魔力,这种魔力一旦被图像化,就消失了。

我真的太讨厌阿里了,刚刚支付宝信用卡还款,还款成功后,下意识地点了屏幕下方那个大大的蓝色按钮,点完之后才发现那个不是「完成」,而是「开通 blahblah」的按钮,赶紧返回。

今年的气候像是在玩两级反转:夏天过完,直接进入到冬天。

它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消耗 Token

忽然想到,「创作」是对抗这些以汲取短期快感和成瘾为目标的产品的强有力武器。

可能跟我所在的城市有关,也可能跟我观察的样本有关,我发现国内的同质化非常严重:

  • 青少年:学习 + 手游
  • 成年:卷工作
  • 中年男性:股票 + 工作
  • 中年女性:孩子 + 工作
  • 老年男性:帮忙带娃 + 跳广场舞
  • 老年女性:帮忙带娃 + 棋牌

就好像在玩剧本杀一样,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被分配差不多的剧本。当然也有跳出剧本的,但毕竟是少数。

用作品表达你的热爱

终于抛弃了不思上进的 Dropbox,结束了 5 年的 Premium 会员,现在的配搭是 iCloud Drive Premium + Dropbox Free,前者用来存储非项目相关的所有文件,后者用来存储项目文件。一段时间使用下来,效果还不错。

Telegram 的核心开发只有 40 个人,太夸张了···

Treat your energy seriously

「长寿」不是目的,「过好每一天」才是。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Lead by Example 是最有效的影响他人的方式

想用 Sonnet 4.5,在考虑是升级到 GitHub Copilot Pro+,还是开一个 Claude Code 🤔

Taste is your m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