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才知道 Gary Bunt 去世了,关注他的时间其实也不长,但他的作品和自学画画给我留下了挺深的印象。他的画非常有辨识度:一个老男人和他的小狗在英国村庄的日常。从他的画中能感受到一种温馨和宁静。
今年的脱口秀挺好看的,尤其是一些新人们的表现,更是值得称赞。看到Ta们把脱口秀作为一个出口,甚至是一种武器时,真心替Ta们感到开心。
Landing Page, Pitch Deck 等等,凡是涉及到 Inception 的,其实都是在讲故事,所以成为一个好的 StoryTeller 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
Useful, Beautiful, Delightful.
「投资」的正确写法应该是「投−−−−−−−−−−−−资」,表示经过了深思熟虑、细致调研后的一个漫长而审慎的决策过程,最终将资源精准配置到最具潜力的领域。
想要一个能力,一键将母语变成外语,这样就不会受它们干扰。
Being a solopreneur is cooler and more challenging than being an entrepreneur.
AI 工具做的事本质上是一种「智能迁移」,把以前人需要花很多时间和智能去做的事,更快更好地做了。如果对这类工具产生依赖,又没有在别处做「智能体操」,结果就是你的智能会下降(就像一个天天开车不运动的人,身体很容易发福)。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是多与 AI 互动:自己先有一个大概的想法、观点、解决方案,当 AI 提供了它的思路后,找到潜在的不足或改进之处,或者基于它给出的结果,在这之上进一步思考。
是否会请求帮助,以及找到合适的求助对象,是很重要的两个能力。
带了几天 Apple Watch,最难受的一点倒不是每日一充,而是使用 MacBook 时,Watch 会与 MacBook 摩擦,必须有意识地往上抬一点才行,最终还是放弃佩戴了···
有了 Claude Code 之后,有时现写一个 cli,比花时间去网上找一个,还要快···
三年了,在天目里我还是不知道中午吃什么,选择太少了···
DaVinci Resolve 20 终于支持 AI 字幕了,还没想好要用来做什么,但总感觉又解决了一个之后会出现的需求。
去做你希望两年前的自己就开始做、并坚持到现在的事。
把每一个挑战,当作课题去研究,研究透了,再对目标进行分解,然后尽全力去完成每一个子目标。
一个用着还挺舒服的产品,如果有几个必要的功能缺失,会让你非常难受。自己再造一个成本太高,但遇到需要这几个功能的场景又很憋屈。
语言真的很神奇,两个人可以因为会说同一门语言而自然地聊起来。但如果不会这门语言,而是借助一个设备,这种自然的聊天几乎很难发生。
之前 Gemini 问我,创作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乐趣到底是什么?现在我知道了,就是把一个模模糊糊、有点难度、有点新奇的想法,完美地实现出来。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我是拿起又放下,拿起又放下,读了 10% 左右,坚持不下去了,解决方案是写了个小工具,帮我浓缩下每一章节的内容,就想喝药一样,快速喝完。后来发现这个方法用来看一些大部头的小说挺方便的,比如《基督山伯爵》。
越来越感觉到 Research 的重要性,对于某个 Topic 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吃得不够透,做出来的产品往往不够惊艳,没有竞争力。
自从做了「笔画猜成语」这个小游戏,时不时地会跟媳妇儿来一局 PK 下,即使只有两个人用,也感觉 3 天的开发时间花的值。
6a209
2025-08-01
你这是没睡把?
limboy
2025-08-01
被你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