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boy

知乎的困境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知乎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如果我遇到以下问题:

第一反应是到知乎提问,且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满意的答复,那么知乎就成了。其实从产品上是完全可以应付的,最难的是用户为什么要来这里提问?

什么时候会想到去知乎?

知乎就好比是宾馆,如果要讨论某个领域的问题,先到前台领门牌号,然后到一个房间讨论。而垂直社区直接就是一个房间,打开门后就可以看到一大堆人在那讨论。

用一段程序来表述大致如下

当前状态

tags=["摄影", "电影", "创业"];

if "摄影" in tags:
	goto: "蜂鸟" or "无忌"
	return

if "电影" in tags:
	goto: "mtime" or "douban"
	return

if "创业" in tags:
	goto: "咖啡厅"
	return

# when will you think of zhihu

理想状态

tags=["摄影", "电影", "创业"];

whatever in tags:
	goto: "知乎"
	if answers found:
		return
	else:
		if "摄影" in tags:
			goto: "蜂鸟" or "无忌"
			return

		if "电影" in tags:
			goto: "mtime" or "douban"
			return

		if "创业" in tags:
			goto: "咖啡厅"
			return

要让用户产生这种观念上的改变,那时的知乎在某个领域(如摄影)一定已经积累的相当的人气和问答。以摄影为例,摄影的初始问答从何而来?我觉得只可能是知乎重度用户打算学摄影,或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然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发了个问题。为什么是知乎重度用户?因为如果只是偶尔过来逛逛的用户,在他眼里,这只是一个有点意思的网站,并没有太深的感情,就算遇到了摄影方面的问题,一看相关问题很少,直接就放弃了发问题的念头,因为对他来说浏览是一种习惯,而我们的行为都受习惯的支配。这也好解释为什么知乎重度用户明知可能得不到比较理想的答案,也可能会发问题,因为他习惯了参与,习惯了回答或提问。

所以知乎如果要向各个领域扩展,至少要具备这几个条件:

第三个条件很难。假如一个摄影相关的问题被提出后没有很快地得到好的答案,会很打击用户的积极性,下次如果再有类似问题,可能会选择其他的专业论坛。这时就需要该领域的达人出现了,这里又有一些问题:

达人很少制造问题,所以把某些领域的达人作为种子用户,问答的氛围也很难建立。

内容为王,逐步开放

国内不乏人气很旺的大站,但普遍有一种很水的感觉,简单说来就是,社交氛围多于思维碰撞。这往往是站长们追求 pv/用户数/发贴数的结果。这也是知乎的吸引力所在,在知乎能感觉到一种宁静,如果让我给知乎写一个 slogan 的话,应该会是:正经提问和回答的地方。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没理由来知乎了,水区多的是。

如何维持高质量的回答

业界达人不是回答的主力军,因为已经有足够的影响力了,也很少有时间来回答。但他们的回答能带来极好的效果。所以氛围的维系主要落在准达人身上,他们愿意回答是因为帮助别人是一种很自然的事,同时也可以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阅历、知识和才华。但是这些准达人是很挑剔的,如果问题的质量明显下降了,或者另一层次的用户大量入驻,或者感觉整个氛围不对,很可能就 say goodbye 了,所以如何让这些准达人持续贡献高质量的回答也是个问题。

不局限于问答

单纯的问答很难持久,用户很难养成每天习惯性地上来看看这种行为。要让用户泡起来,还需要具备”信息”输出。我们习惯上 hacker news,因为那里总是能发现很酷的东西,或者行业新闻;上 weifeng 也是因为大量的信息和资源。所以 Quora 支持”Write Post”,支持 blog feed import。

前面的路很难,但创业从来都是要披荆斩棘的,带着一颗不安份的心,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