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工作法 相信都听说过,原理比较简单:工作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一个番茄);每 4 个番茄休息 15 - 30 分钟。工作 25 分钟可以让大脑处于「专注」模式,有效地利用相关联的模式和知识来解决问题,休息 5 分钟可以让大脑处于「发散」模式,或许可以发现新的思考事物的角度。
所以番茄工作法还是有科学依据的。但为什么这么一项听上去没有什么门槛的技术,却很难被用起来呢?
对番茄工作法进行一下翻译:在 25 分钟内集中精力处理特定任务,然后休息 5 分钟,Repeat。注意到两个关键字「集中精力」和「特定任务」,这就是难点。
集中精力
工作中我们需要开着 IM,以便别人可以随时找到自己,当收到跟自己相关的信息时,需要尽快回复,有些 IM 甚至可以「抖」你。当我们在干活时,如果频频收到信息,那么效率也会大打折扣,而且被打断一次之后,有可能会顺便去看一些其他的新闻,状态和时间一并消耗了。
还有就是「吸精利器」手机。只要有一丝不想干活的念头,都能在手机得到释放。一边是让自己短期难受,但长期受益的事;另一边是短期有乐趣,长期无收益甚至有害的事。大脑做决定时,查询了一下数据库,发现「体验自我」对手机留下的是好的记录,很容易就选择了手机。因为「体验自我」不关心成长,它只负责记录「峰终体验」。
特定任务
首先得要有任务,如果工作比较充实的话,那么任务会比较明确,当相对轻松些时,就需要自己安排任务,而这就不那么容易了。初入职场时,往往充满了热情,对很多技术都比较好奇,这也想了解,那也想学习,逛着逛着可能一天就没了。有了些工作上的经验和沉淀之后,对于手上的活应付起来更加自如,而剩下的时间可能就花在了非工作相关的事情上。
即使安排了任务,也有可能难度不合适,粒度太粗或太细。比如想学习机器学习,听说周志华老师的「机器学习」很不错,就拿来开始啃,到后面就发现没有数学基础根本啃不下去。又或者安排了一个模糊的任务,比如「学习 Swift」,无从下手。而这又会引发「拖延症」,产生拖延症的主要原因是任务不明确、难度不合理、缺少乐趣。所以如果在任务设定上花的时间少了,产生拖延症的概率就会增加。
然后呢?
我觉得「使用番茄工作法失败」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是任务划分上出了问题还是集中注意力上有待提升(当然也有一些人对这套方法免疫,他们在状态好时,可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不休息,状态差时干些其他的事情,因人而异)。Aaron Swartz 的这篇文章罗列了很多种方法,比如让任务触手可及,之前 Medium 有人分享了如何每天写一篇文章,一个诀窍就是每天晚上把写作软件打开,这样第二天起来打开电脑,就可以开始写了;或者想办法让任务变得有趣,比如背单词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如果把任务换成「给每一个不熟悉的单词安排一个故事」是不是会有意思一点。还有就是在任务划分阶段也就是前期多花点功夫,通过广撒网策略找到合适的方向,然后再拆分成细致可执行的任务,游戏吸引我们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打开就知道该干什么,如果停留在「学习 Python」,大脑会知道你并不是真的想学,只是一个想法而已。
Aim for slow, steady 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