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ip

The Dip 是营销大师 Seth Godin 在 07 年写的一本小书,其核心的思想是:找到一个自己愿意投身的领域,并成为该领域的 No.1

很多人,无论是主动地还是被动地选择某个领域,无论是从事了 1 年还是 10 年,大部分都是处于「平均水平」,或者「高于平均水平」,但绝没到「该领域最好」的程度。这也是 Seth Godin 希望人们摆脱的状态,因为「赢者通吃」。大部分人是懒得去比较去探究的,它们会问:干这行的谁最 NB,然后直接就去找 TA 了。好比我们一说到巴黎马上就想到了「埃菲尔铁塔」,或者「卢浮宫」、「塞纳河」,又有多少人知道「玛德莱娜教堂」教堂呢。

Zipf 定律跟 80/20 原则有点类似。Zipf 这个人做了一个研究,并得出结论:一个词在一个有相当长度的语篇中的等级序号与改词的出现次数乘积几乎是一个常数。比如:「the」出现得最多,为 200 次,那么「the」的 rank _ frequency = 200;「this」出现次数排第 5,为 40 次,那么「this」的 r _ f = 200;「September」的出现次数排第 100,一共出现了 2 次,那么 r * f = 200。如果把出现次数比作客户的话,第二名的客户数比第一名少了一半,第五名比第一名更是少了 80%。有点类似「长尾理论」的这张图

既然成为第一有这么明显的好处,为什么还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呢?这里有很多原因,比如:没有看到成为第一能够带来的好处;在一个自己没有热情的领域苦苦挣扎;习惯了「舒适区」,不愿到「学习区」磨练等等。最常见的还是被短期的痛苦打败,因而放慢甚至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经历痛苦是难免的,它是实实在在的槛,只有真正能跨过去的,才能站在这个行业的顶端,也正是因为稀缺性,他们的价值被大大增加了。生活中的我们,会被各种各样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在经历过一番努力后,开始沉浸于「Comfort Zone」,觉得已经「Good Enough」。按「Zipf 理论」来说,这是不划算的,因为越是处于前列,那么每进步一点带来的回报都是巨大的。

还要注意分辨 Dip 和 cul-de-sac(死胡同),所谓「死胡同」,就是你明明花了很多时间,但收获却很小,或者 Dip 不够深,没有稀缺性。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后者,带来的损失是双倍的。一旦发现是死胡同,那就尽快抽身。去找 Dip,找到很多人跨不过去,且已跨过去的人还不多的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