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boy

做产品的态度

做人要有态度,做产品自然也要有态度。李宗盛在「致匠心」里提到:人不能孤独地活着,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透过作品去告诉人家心里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样子,所在意的,所珍惜的,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那该用怎样的态度去做产品呢?以下是我想到的一些

把产品当做一件艺术品

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你可能对产品有特别深刻的理解,能头头是道的讲上两三个小时,但如果没有作品,或者作品很一般,不禁会让人怀疑你到底有没有货?

对产品用心的人,对生活往往也很用心,有独特的魅力。谁不想与这样的人一起合作呢。

艺术品是需要打磨的。光是交互和设计上的细节就足够打磨一阵的。因为刚开始策划产品时,总会有疏忽遗漏的地方,或者效果出来后有不如意的地方。对于这些可以优化的点的态度很重要,有不少做产品的往往会在这一步妥协,理由是:先放上去,然后再迭代。在我看来,这跟把文章放到 Instapaper 里一样,read it later = read it never。就像明知道一碗饭里藏着一只小强的嫩腿,但因为拿出来太麻烦,就直接端给用户吃一样。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用户,更是对自己。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说道:想知道怎样画一张完美的画吗?很简单,你先让自己变得完美,然后再顺其自然地画出来。打磨产品的过程,就是让自己变得完美的过程。

对数据敏感

我们都知道,数据是用来做参考的,所以首先要有数据。在开发花瓣 App 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事件」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源,所以埋了 60 多个点,尽可能覆盖到所有可测点,同时又不至于太细。

有了数据之后,怎么看数据也是一门小学问。这里牵扯到另一个特质,不仅仅是在做产品上,更应该在生活上 — 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才会去追问为什么导航栏按钮的点击次数明显大于长按,为什么双击的使用频率那么高,为什么在瀑布流页面很少会有人长按,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去点采集所在的画板等等。

要根据数据推测可能的原因,这样才能有优化的方向。数据高了要知道为什么会高,低了是因为这个功能本身就没什么人会用,还是因为没做好导致的,都要去想。

当看到数据背后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发布新版后,看到数据变好了,这种快感也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吧。

尝试多种方案,找到最优解

在原型阶段尤其如此。苹果在 WWDC 2014 上,还搬出了他们内部做 App 的流程:prototyping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非常值得一看。里面提到了三点:

各个阶段会有不同的问题

记得在做花瓣的新功能「一起」时,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我们想了好几天也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场景大概是这样

当用户添加了新的帖子时,该如何处理?是否需要跳到顶部?如果跳到顶部,那么如果之前浏览了很多页,这时再要回去就困难了。如果不跳,只是给个提醒,又有点违背用户的心理期待。如果浏览得少就跳,浏览得多就不跳呢?NoNoNo,体验不一致,用户会懵的。给一个按钮,让用户自己选择是否跳到顶部?NoNoNo,首先是没有合适的地方放按钮,其次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又多了一个步骤,而且让用户思考了。

就这样,一直没有好的办法,因为一直装着这件事,某天回家上床后,忽然有了灵感:不如把看过的帖子都折叠起来,然后跳到顶部,这样就没有「回去困难」的问题了,而且看起来也很优雅。于是起床,忙乎到 3 点,把这个功能实现了,大家体验了下,都觉得不错。

做产品,有时就想解数学题一样,思路对了的时候是能够感知到的,有种本就该如此的感觉。如果缺少这种感觉,或许是因为尝试得还不够。

体验各类优质 App

做产品的,往往手机里装了满屏的 App,反正空间闲着也是闲着,似乎这样才有些「安全感」。我倒不这么认为,我们应该去体验优质的 App,从下载下来那一刻就开始,甚至下载之前就可以琢磨:为什么会下这个 App?从哪里得知的?它是做什么用的?其他人对它的评价如何?

然后看着这个 icon,它传达了什么意思?是否简洁?进去之后的启动页是如何的?启动速度是否够快?引导页有什么特点?我看着这些引导页的感受是什么?第一个页面是否吸引我?是否知道该如何操作?有哪些地方觉得特别贴心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的?为什么这个按钮要放在这里?为什么信息要这么布局等等。

所以要完整细致地体验一个 App 其实是很费精力的,只有多去使用这样的 App,才能提升自己的品味,找到做一款优质 App 的感觉。我们使用苹果的产品的原因之一是,它能把复杂的电脑技术变得让人容易理解,非常自然,从中也能得到些许启发。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推广上

很多人埋怨自己的产品用的人太少是因为缺少合适的推广渠道,往往抱着只要 XXX 推一下,用户量就会蹭蹭地往上涨,活跃度也会跟着上来的心态。这跟出身贫寒,饱受贫穷之苦的人觉得只要有了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想法如出一辙。但如果仔细想想,事实可能并不是那样。

虽然目前的用户比较少,但他们是否有在用,用的是否舒服,是否解决了他们的某个问题,自己的产品用起来是否足够简单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先问问自己的。

宁愿让 50 个忠实用户愉快地使用自己的产品,而不是通过推广让 1000 个人知道了,结果只有 50 个人在用。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张小龙说,产品经理就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那么这个人必须要懂得足够多,才有资格站在那里。这不是看几本产品相关的书就可以的,那样就真的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了。虽不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有些领域的知识还是最好知道点,比如心理学、设计、统计学、编程、商业等等,在做决策时心里能更有底一些,沟通时也会更流畅。

不拘泥于不该纠结的细节

有不少人会觉得「扣细节」是一个优秀的品质,大部分情况下如此,但有时候也应该适度避免陷入这个误区。比如 Google 设计团队不能决定两种蓝色可以选哪一种,而必须要用 41 种辅助颜色来证明哪个蓝色表现更好。或者把一个边界调整 3~4 个像素,也被要求用数据来证明这种调整的必要性。这些都属于「不该扣的细节」,比这更重要,更有意思的事情还有很多。

以上是做了一段时间产品经理总结的一些小经验,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