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boy

对职业生涯感到迷茫时可以看看这本书

无意中看到了蔡学镛推荐这本书,去 amazon 看了下,评分还挺高,于是就下了电子书,看下来收获还不少。

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出现困惑:做的事情好像不再那么激动人心,是不是该转岗?不断涌入的小鲜肉貌似比自己有活力,是不是该跳槽?是不是该换一个方向?这些问题的折磨之处在于「选择」,选择不可避免地会失去一些东西,而我们又是那么害怕失去。慢慢地,就会感到恐慌。

介绍书的内容前,先介绍下作者:珍妮 · 布莱克(Jenny Blake),是 Google 「职业导师计划」的创始成员。在 Google 工作的五年间,她为 1000 多名员工提供了职业培训与指导,进而形成了一套「职业转型方法论」。

本书的核心内容全部浓缩在下面这张图里了:

图片链接失效了···

转型分为 4 个阶段,这些阶段不是一次性的,就像上图描述的一样,是循环进行的。时间也不一定,几个月或几年都有可能。

第一阶段:打基础(Plant)

作者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篮球运动里的「转身」。首先要有一个支撑脚来作为基础,然后再做下一步动作。那这个基础是什么呢?

想象下如果钱不是问题,你会如何支配时间?做哪些事最让你兴奋?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是什么?希望别人如何介绍你?有没有仰慕的人,他们的什么特质吸引了你?目前面临的困境是什么?希望生活中多一点什么?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找到自己最看重的东西,比如健康、创作、成长、财务自由等。然后围绕这些关键字看看可以做什么。比如「帮助他人」可以:教学、指导、分享等。

知道了自己最在乎的,以及相关的可以做的事情,接下来就可以按照优先级排序(如果不清楚优先级,可以问一下自己:如果只能选一个会选哪个)。

最后会出来一个列表,把它放在自己每天能看到的地方(比如壁纸)。

快乐公式

由于个体间的差异,能够让我们快乐的事情也不一样,所以这个公式只能自己总结。可以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去拆分。这是一个 Demo:

图片链接失效了···

作者还给了一些建议,比如:

你希望 1 年后的自己是怎样的?

通过前一步操作,有了罗盘。接下来就该知道具体该往哪里走了。

这个 1 年后的 vision 需要具体且对自己有诱惑力。只有具体才不会偏航;有诱惑力才能克服重重阻碍。那为什么不是 5 年呢?因为变数太多,就像 07 年 iPhone 出来了,Instagram 的作者们会在 04 年决定做一款 iPhone 应用么?

这个 vision 最好有画面感,那种想想就很美好的画面。 比如:

1 年后的今天,我希望自己住在伦敦,在咖啡馆准备自己的国际商务课程。

可以先有一些模糊的画面,再慢慢雕刻。比如「每天早上恨不得早点起床要做的事」、「通过自己的工作对一部分人产生正面影响」。

明确自己的强项

这些问题就像镜子,方便看见自己的优势。这样方便知道自己目前的状态,如果要去目的地,还差哪些。

第二阶段:扫描(Scan)

这个阶段主要是寻找到达目的地的人(导师/贵人)、技能(是否具备转型所需的技能)和机会。多与自己仰慕的人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做一些调查;填补技能短板;明确怎样的机会是自己最想要的;适当地加强社交圈,增加曝光度。

这个阶段多想想我能提供什么?有哪些需要被解决的问题?同时让自己处于可被发现的状态(就像蓝牙设备一样),通过写作、作品、分享扩大影响圈,这样才能让机会找到你。

在寻找项目的过程中,多想想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想要达到什么目标?想要影响哪些人?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最大化自己的价值?

发展自己的社群

这需要时间,但是值得。作者离开 Google 的时候,就是通过在 20% 的业余时间建立的良好口碑,离职后依然有人持续地来咨询。就像 KK 说的,1000 个「死忠粉」,愿意买你出售的任何东西。

作者举了个例子:Daniel Kelleghan 之前作为摄影师在 Groupon 工作,离职后在世界各地拍时尚和建筑,通过与客户合作来维持收入,同时通过 Instagram 上的高质量照片来圈粉。3 年下来积攒了 7000 多个粉丝,由于高质量的图片,被 Instagram 官方推荐,然后就迎来了 10k 的粉丝。接着酒店和服装公司就自动找上门,现在他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免费吃住,一些大品牌如奥迪也主动来谈合作。

最后如果实在不知道做什么,可以考虑那些没人愿意做的事,可能会有新的灵感,同时又会产生差异化。

第三阶段:试水(Pilot)

这个阶段主要是验证。有想法,快速实现和测试,逐步迭代,效果不好就换一个,效果好就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

产品开发中有一个 MVP 的概念:Minimum Viable Products。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 ProductHunt,现在几乎成了发现新优产品的首选。在最开始就是找的网上一个分享链接的服务,邀请好友一起来分享有意思的产品,然后发现有很多的订阅,才开始考虑做一个 ProductHunt 的网站。找人通过修改开源项目,用 8 天的时间搭了一个类似 Hacker News 的简易网站。

合适的试水项目需要跟第一阶段的价值(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愿景(最让你兴奋的)、技能、财力、社交圈强相关。

尽可能地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来经营自己的项目。验证过程中,多想想哪些是可行的,哪些不可行,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第四阶段:启动(Launch)

如果来到了这个阶段那说明前几个阶段效果不错,这个阶段主要考虑的点是:

需要一点点勇气,同时评估失败的风险,相信自会有判断。

后记

英文书看下来确实累,不过只要静下心来,问题倒也不大。这个模型其实跟产品的周期挺像的:先定义产品的价值和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快速出 MVP,内测、迭代,不断循环,直到质量和功能都 OK 了,正式上线。

还是挺有参考价值的,自己也会在接下来的时间中进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