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舒适区
简单来说就是待着很舒服的一个区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做的事情也没什么挑战,从大脑层面来说就是不太需要前额叶皮层的参与,通过基底核(自动处理系统)就能搞定大部分事情。
这些还是偏感性层面,后来看到王兴的一句话,觉得可以比较好的形容这种状态:
如果我一整天都没看到、想到、或做过什么值得在饭否上说的事,那这一天就太浑浑噩噩了。
一直待在舒适区有什么问题么?
停留在舒适区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是一件必要的事。就像爬山爬累了,需要找个地方歇一歇,看看风景,聊聊天,恢复精力,但不宜长时间停留。
这是知乎上的一个回答:
有一种类人猿,他们比我们的人类祖先有更多的先天优势,比如有很结实的牙齿足以去消化一些纤维很粗的球茎植物,所以他们可以不用去到处进行一些危险的觅食活动,满足于一直靠啃食球状食物为生,而我们的祖先没有这些先天的优势,只能不断进行一些危险的冒险尝试,比如偷袭食肉性猛兽,和它们搏斗,常常因此而丢掉自己的性命,但是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过这些冒险探索,从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和失败中积累知识和经验,而那些相对于人类有更多先天优势的旁系类人猿一直未作其他尝试都是以球茎植物为生,地球上的环境变化了,球状植物大量减少,所以最后这种类人猿物种由于找不到充足的食物而逐渐消失,最后走到今天的是本来先天条件并不占优势的人类,并且发展壮大了起来。
一直待在舒适区其实就是处于一个不变性系统,这个系统可能就当前来看运行地还不错,但它不具有「反脆弱性」。所谓反脆弱性系统是指那些能够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压力状态下生存下来并且成长的系统。蜡烛的反脆弱性就较低,一股风或几滴水就可能把它浇灭,而火则能够抵抗更大强度的水,甚至能借风成长。
现实世界充满了变数,尤其是科技的参与,加速了进化的脚步。由于骨针的发明,兽皮可以被缝制为衣服,体毛就被「进化」掉了。在集装箱出现之前,码头的工人可以通过贩卖劳动力来换取相应的报酬,集装箱出现之后,这些劳动力就不需要了,尽管他们也抗争过,但毕竟改变不了趋势。科技跟人类的进化一直交织在一起,随着互联网、手机、AI、机器人的出现,它越来越成为了那个「看不见的手」。
同时,科技还有另一种玩法,通过满足短期快感,来形成上瘾性依赖。Rick and Morty 里有一个场景,不断给 Rick 播放一些温馨的画面,然后通过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作为添加剂来制作威化饼干,是不是某些 App 有点像。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基本规律一直在运行着,而科技大大地加速了这个过程。
为什么会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
我觉得主要有 3 个原因:
- 惯性。
- 对未知的恐惧。
- 不知道去哪里。
惯性
惯性是很强大的力量,用得最顺手的东西就有更高的使用可能,比如思考或做事方式,甚至对于外人看来不理想的生活也能非常适应。这是一把双刃剑,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容易形成定势,「自省」可以帮助意识到这点。
对未知的恐惧
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绪,便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便是对未知的恐惧。
— 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
未知就意味着风险,而大多数人对于风险总是采取回避的策略。可是细想一下,如果生活中充满了确定性,那乐趣何在?
其实可以考虑下 EV,也就是期望值。有 20% 做成的可能性,因此带来的价值是 100,和 100% 的成功率,但价值是 5,哪个更可取?
陌生度越高,风险也就越大,借一笔钱给陌生人和给朋友,承受的风险是不一样的。这里貌似陷入了一个悖论:只有真正地去做某件事才能加深对它的了解,但如果对它不够了解,就有可能选择不做了。互联网出现后,这种尝试成本其实已经很低了,需要的资料网上一搜便有,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恐惧感就会慢慢降低。
不知道去哪里
可能是有限的信息源导致的狭窄的可选项,或者是心理偏见排除了不少潜在的可选项。合适的选项应该是自己的特点和跟这些特点匹配的行业的交集。这里难的是客观地认识自己。
离开舒适区可能收获什么
痛苦
第一个收获很可能是痛苦。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ain. The sort of pain that makes you strong, or useless pain. The sort of pain that’s only suffering.
这是纸牌屋里的一段台词,哪种痛苦属于「only suffering」呢,我觉得是「未经反思的痛苦」。就像我们会 review 线上故障,找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来避免下次再犯。不反思,就很有可能同样的痛苦一再出现。
生存率
其次是提升生存率,在自然选择这个游戏中的生存率。在打怪升级过程中积累的技能对于应对变化的环境大有裨益。
避免无聊
还有一些人,他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自由度和应变能力,那么跳出舒适圈最大的收获可能是「避免无聊」。毕竟物质匮乏和精神无聊是人类的两大痛苦根源。
如何离开舒适区
以「做自我介绍」为例,我相信不少人是不太习惯在众人面前做自我介绍的,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个离开舒适区的行为。我觉得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解。
基础(动力+压力)
这个是回答为什么要离开舒适区,比如为什么要做好自我介绍。需要有合适的动力和压力。
通常我们不愿做好某件事,往往是缺少了压力或动力。从动力角度来讲,可能是台下坐着你喜欢的小姐姐,从压力角度,可以是领导正看着呢。
这两种力的力度要合适,压力过大容易焦虑,动力过大容易翻车。
信念(总能找到一条路+熟能生巧)
信念可以帮助我们迈出那一步,比如创业,有时动力和压力都有了,但还是不敢。这时总得信一点什么,最好是经过自己验证同时对于离开舒适圈有帮助的。我相信的两条是:总能找到一条路以及熟能生巧。
对于陌生的事情,只要勤加练习,找到诀窍,至少不会做得太差,顶多比别人多花点时间。
有一个大概的创业想法,但不确定合不合适,一些细节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那就继续想,找人聊,总能找到突破口。上天不会给一个你解决不了的问题的。
做事(反馈循环 + 进化)
在反馈循环中不断地进化,最核心的是快速进化的能力。Airbnb 的创始人最开始只是因为付不起房租,决定出租房间里的 3 张气垫床。有客户上门之后,发现将房间出租这个 idea 有搞头,接下来不断进化,就成了现在的这个巨头了。
这种反馈可以是来自自己,比如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也可以是来自外部。很少有想法一开始就完美,也很难一开始就把某件事做到满意,这并不重要。上线运行起来,收集用户的反馈,然后做出调整,可能就找到了一条之前根本没想过的路子。
成果检验
通常自己能感受到那种成长,如果要客观来看的话,「特定领域的不可替代性」或许是个不错的衡量方式。要么拓宽了特定领域(更多的可选项),或者提升了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