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boy

展开讲讲独立创作者的工作节奏

「独立创作者」是指那些对时间和地点有较高自由度、以作品创作为主的群体。「工作节奏」包含了目标、项目、任务、时间规划、Deep Work、回顾等诸多元素。


随着 AI 的发展,个人能够做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一方面 AI 拓展了各个维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了 AI 的加成,不仅效率上能得到极大提升,领域门槛也会降低(比如编程能力不再需要经年的积累,学会用好 AI 变得更为重要)。

当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后,还需要一套贴合自己的工作节奏才能最大化这些时间的效用,本文结合自己有限的经验来聊聊这个话题。

要点

Deep Work

Deep Work(深度工作)这个概念由 Cal Newport 提出,在他的同名书里有详细的描述。这个视频里,他对 Deep Work 从 What is Deep Work, Why it’s important, How to do it better 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Deep Work 描述了一种状态:Focusing without distraction on a cognitively demanding task(心无旁骛地专注于一项认知要求较高的任务)。这里有两个要点:

对于独立创作者来说,Deep Work 非常重要,只有 Deep Work 才有可能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有竞争力的作品,同时 Deep Work 也能让自己处于心流状态,体验深度的愉悦。

Time Blocking

Time Blocking(时间块) 的奥义是把一天划分为多个时间单元,每个单元安排特定的任务,这样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每天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这会强迫你思考一个任务大概会占用多长时间,一天大概能排几个任务。

富兰克林大概也使用了 Time Blocking

Time Quality

把一天的时间分块后,你会发现时间块之间的质量也是不一样的。通常来说上午的时间块质量最好(最清醒,系统二最活跃),下午其次,晚上的最差。可以针对时间块的特性安排不同类型的任务。

Weekly

对于独立创作者来说,「周」是一个很好的时间单位。一周的时间足够短,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在任务编排上,出现问题(比如任务安排过多或过少)也可以及时回顾和纠正;一周的时间又足够长,可以完成几个 Feature 或修复一些 Bug。

工作节奏

了解了上面这些要点之后,独立创作者的理想工作节奏可能是这样的:

实践

有了前面的铺垫,接下来就是找到合适的工具来践行这个流程。在调研了市面上多款成熟度和流行度较高的 Todo App 之后,发现 Ticktick 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它内置了番茄时钟,而且可以方便地在 Task 和 Calendar 之间交互。

项目

一个项目是具有高度相关性的任务的集合,在 TickTick 里新建项目很简单:新建一个 List, Type 选 Task List 即可(不太明白什么场景下会需要新建一个 Note List)。

对于一个项目,需要有 Milestone 和 Task,TickTick 可以方便地将一个 Task 转成 Note,这个 Note 可以用来罗列 MileStone。

Task 的粒度可以粗一些,以一周内可以完成为宜(如果一开始就拆得很细会非常耗精力,容易产生大的误差,也不够灵活)。

周任务

新建了项目,拆分了粗任务,接下来就要以周为单位来处理这些任务。TickTick 没有内置 This Week 这个 Filter,所以需要新建一个 This Week 的 Filter 视图。有两种方式:1) 给本周要处理的任务添加 #week 标签,然后 filter 包含该标签的任务。2) 给这些任务分配一个时间,然后 filter 在 This Week 时间段的任务。

日任务

今天要做的任务从周任务列表中去取,并安排到对应的 Time Block 中,要做某个任务时,打开内置的番茄时钟进行记录,很方便。一天下来后,就能看到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与预期完成情况的对比。

经过几周的运行后,应该可以知道自己每天能进行多久的 Deep Work,什么时间段安排怎样的任务最合适,这个调校后的工作流就是自己的工作节奏。有了合适的工作节奏,可以避免 burn out或过于急躁,保障作品持续、高效地产出。

最后

这套系统我也还在实践过程中,目前工作节奏大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