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软件会造成一种错觉:已经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了,不管对这些记录的东西了解如何。尤其一些笔记软件有强大的搜索功能,甚至能搜索图片里的文字,会更加重这种感觉。而学习的重点在于理解和使用,这跟笔记软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相信不少人都用过 Evernote,记录内容很方便,有洁癖的还会对每一条内容进行归类,看起来非常整齐,比如这样:
但记下来并不等于学会了,当内容开始多了起来,还要去思考这条内容应该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就像在打理一个图书馆,书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放在哪个书架上才是。
我的笔记软件是 Bear,有一段时间会把各种内容都往里面放,放完之后非常有安全感,还会想着每天晚上 Review 一遍来加深印象,但很少发生,因为当你拿起手机时,有那么多「好玩」的 App 等着你翻牌,实在没有理由临幸一段看过的内容。如果就笔记中的某个知识点进行提问的话,很可能答不上来,毕竟需要的时候搜一下就行了,为什么要记在大脑里呢。
这跟 Derek Sivers 的一个 TED 视频阐述的观点有点类似:Keep your goals to yourself,当你向身边的人描述某件你想做的事后,往往会带来副作用,让你觉得这件事好像已经做了;而那些选择不说的人,有可能为了让别人眼前一亮,而憋出个大招。比如买了一堆书来啃,啃之前先拍下来发个朋友圈,收到了各路朋友的赞后,好像阅读这件事已经做完了或不重要了。
学习本就是个苦差事,笔记软件并没有解决学习中的痛点,甚至会有副作用。Elon Musk 作为一个学习狂人,他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有主干(也就是 First Principle),其他的知识点都可以挂靠到这个主干上。
这其实就是抽象能力,能看到不同问题的本质或共同点。
可以把不同的「A」想象成不同的问题/知识点,当它们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看起来形态各异,但如果能够注意到本质上它们都是 A,就可以快速应对了。而这种能力需要有意识地训练,直到形成习惯。
所以放弃「通过笔记软件来构建知识体系」的念头吧,它并不会让学习这个过程变得轻松,只会让你沉浸在「好像已经理解了,即使不理解,内容也都在那里只要我想就可以再看一遍而事实上再也不会看」的幻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