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boy

Life is Short

Link: https://paulgraham.com/vb.html

2016年1月

生命短暂,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小时候,我常常对此感到困惑。生命真的短暂吗?还是我们只是在抱怨它的有限性?如果我们能活十倍长,我们是否同样会觉得生命短暂?

由于似乎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便不再纠结。后来,我有了孩子。这给了我一个回答问题的途径,而答案是:生命确实短暂。

有了孩子,我学会了如何将时间这个连续量转化为离散量。你只有52个周末可以和两岁的孩子一起度过。如果圣诞节的魔力大约从3岁持续到10岁,你只有8次机会看着孩子体验这份神奇。虽然很难说时间这个连续量是多是少,但8个实在不算多。如果你手里只有8颗花生,或者书架上只有8本书可供选择,无论你的寿命多长,这个数量肯定会显得有限。

好的,所以生命确实短暂。知道这一点有什么不同吗?

对我来说,确实有不同。“生命短暂,不应虚耗于x”这类说法极具说服力。说生命短暂不应虚耗于某事,这不仅仅是修辞手法,也不仅仅是“令人烦恼”的同义词。如果你发现自己觉得生命短暂不应虚耗于某事,你应该尽力去消除它。

当我问自己,我发现生命不应虚耗于何物时,脑海中蹦出的词是“无谓之事”(bullshit)。我意识到这个答案有点同义反复。“无谓之事”的定义几乎就是生命不应虚耗于其上的东西。然而,无谓之事确实有其独特的特征。它带有一种虚假感,是经历中的垃圾食品。

[1]如果你问自己,你把时间花在了哪些无谓之事上,你可能已经知道答案了。不必要的会议、毫无意义的争执、官僚作风、装腔作势、处理别人的错误、交通堵塞、令人上瘾却毫无益处的消遣。

这类事情进入你的生活有两种方式:要么是被迫的,要么是欺骗你的。在某种程度上,你不得不忍受环境强加给你的无谓之事。你需要赚钱,而赚钱大部分是由琐事组成的。事实上,供需定律确保了这一点:某种工作越有回报,人们就越愿意以更低的报酬去做。不过,被强加的无谓之事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少。总有一部分人选择退出默认的忙碌模式,去一个传统意义上机会较少但生活感觉更真实的地方。这种情况可能会变得更普遍。

你也可以在不搬家的情况下,在较小的范围内做到这一点。你在无谓之事上花费的时间因雇主而异。大多数大型组织(以及许多小型组织)都充斥着无谓之事。但如果你有意识地将避免无谓之事置于金钱和声望等其他因素之上,你很可能找到那些不会浪费你太多时间的雇主。

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或小公司,你可以在个体客户层面做到这一点。如果你解雇或避开有毒客户,你减少生活中的无谓之事,其程度会大于你减少收入的程度。

然而,虽然一定量的无谓之事是不可避免地强加给你的,但通过欺骗潜入你生活的无谓之事,除了你自己,怪不了任何人。然而,你选择的无谓之事可能比强加给你的更难消除。那些诱使你浪费时间的事情,必然非常善于欺骗你。一个很多人都会熟悉的例子是在线争论。当有人反驳你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在攻击你。有时相当露骨。当你受到攻击时,你的本能是自卫。但像许多本能一样,这个本能并非为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而设计。尽管感觉违反直觉,但大多数时候最好不要自卫。否则,这些人就是在字面上夺走你的生命。

[2]在线争论的成瘾性只是附带的。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情。正如我之前写过的,技术进步的一个副产品是,我们喜欢的东西往往会变得更具成瘾性。这意味着我们将越来越需要有意识地努力避免成瘾——跳出自身,问问自己:“我真的想把时间花在这上面吗?”

除了避免无谓之事,还应该积极寻找重要的事情。但对不同的人来说,重要的事情各不相同,而且大多数人需要学习什么对自己重要。少数幸运儿很早就意识到自己热爱数学、照顾动物或写作,然后想办法花大量时间去做这些事。但大多数人开始时的生活是重要和不重要事情的混合体,只有逐渐学会区分它们。

特别是年轻人,很多困惑是由于他们所处的非自然环境造成的。在初中和高中,其他孩子怎么看你似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但当你问成年人他们在那个年纪犯了什么错误时,几乎所有人都说他们太在意其他孩子的看法了。

区分重要事情的一个启发式方法是问问自己将来是否会在意它。看起来重要的虚假事物通常有一个尖锐的峰值。这就是它欺骗你的方式。曲线下的面积很小,但它的形状像针一样刺入你的意识。

重要的事情不一定是被人们称为“重要”的事情。和朋友喝咖啡很重要。你以后不会觉得那是浪费时间。

有小孩的一个好处是,他们会让你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他们身上。当你盯着手机时,他们会抓住你的袖子说:“你愿意和我玩吗?”而且很有可能,这确实是最小化无谓之事的选择。

如果生命短暂,我们应该预料到它的短暂会让我们措手不及。而这正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你把事情视为理所当然,然后它们就消失了。你以为你总可以写那本书,爬那座山,或者做其他什么事,然后你意识到机会之窗已经关闭了。最令人伤心的窗口是在他人去世时关闭的。他们的生命也同样短暂。母亲去世后,我后悔没有花更多时间陪伴她。我活着,仿佛她会永远在那里。而她以她典型的安静方式鼓励了这种幻觉。但这终究是幻觉。我想很多人都犯了我同样的错误。

避免被某事措手不及的通常方法是保持有意识的觉知。在生命更加岌岌可危的时代,人们对死亡的觉知程度会让人觉得有点病态。我不确定为什么,但不断提醒自己死神就在每个人肩头徘徊,似乎不是正确的答案。也许更好的解决方案是从另一端来看待这个问题。培养一种对最想做的事情迫不及待的习惯。不要等待去爬那座山,写那本书,或者去看望你的母亲。你不需要不断提醒自己为什么不应该等待。就是不要等。

我想到了当你拥有的东西不多时会做的另外两件事:努力获得更多,以及珍惜所拥有的。这两点在这里都适用。

你的生活方式会影响你的寿命。大多数人可以做得更好。包括我在内。

但你可能通过更密切地关注你拥有的时间来获得更大的效果。日子很容易匆匆流逝。富有想象力的人们如此热爱的“心流”有一个阴暗的表亲,它阻止你在日常琐事和警报的洪流中停下来品味生活。我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不是在书里,而是一本书的标题:詹姆斯·索尔特的《燃烧岁月》(Burning the Days)。

在某种程度上,减缓时间是可能的。我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了。孩子有帮助。当你有了小孩,有很多时刻是如此完美,你忍不住会注意到。

感到自己从某种经历中榨取了所有价值,这确实也有帮助。我为母亲感到悲伤,不仅仅是因为我想念她,更是因为我想到了所有我们本可以做但没有做的事情。我的大儿子很快就要满7岁了。虽然我想念他3岁时的样子,但我至少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遗憾。我们度过了父子之间最美好的时光。

无情地剔除无谓之事,不要等待去做重要的事情,珍惜你拥有的时间。这就是生命短暂时的应对之道。

注释

[1] 起初我不喜欢脑海中蹦出的词有其他含义。但后来我意识到其他含义相当密切相关。作为浪费时间之事的“无谓之事”,与智力上的“无谓之事”非常相似。

[2] 我特意选择这个例子作为给自己的提醒。我在网上经常受到攻击。人们对我编造最疯狂的谎言。而到目前为止,我在压制人类“嘿,那不是真的!”的自然倾向方面做得相当糟糕。

感谢 Jessica Livingston 和 Geoff Ralston 阅读了本文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