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 https://paulgraham.com/do.html
摘要
文章探讨了“人应该做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作者提出了三个核心答案:帮助他人、关爱世界以及创造优秀的新事物。前两者被视为显而易见的责任,而第三点——创造优秀的新事物——是文章重点阐述的原则。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优秀思维的最佳证明,也是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他对比了传统观点,解释了为何在现代社会,创造新事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强调了创造的价值和新颖性的必要性,并指出即使专注于创造,也应避免对他人和世界造成伤害,同时伟大的创造本身往往就能带来积极影响。
原文翻译
“人应该做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宏大而抽象的问题,但它并非毫无意义或无法回答。这更像是孩子们在学会不问大问题之前会提出的那种疑问。我是在探究其他事物时偶然遇到这个问题的,但既然遇到了,就觉得至少应该尝试回答它。
那么,人究竟应该做什么?首先,人应该帮助他人,并关爱世界。这两点是显而易见的,几乎无需论证。但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吗?当我思考这个问题时,脑海中浮现的答案是:创造优秀的新事物。
我无法像证明数学定理那样证明人应该帮助他人、关爱世界或创造优秀的新事物,因为这些属于第一性原理。但我可以解释为何“创造优秀的新事物”这一原则具有深刻的意义。作者认为,人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是思考,这或许是宇宙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而优秀思考的最佳体现,或者更准确地说,证明一个人思考得足够好的最佳方式,就是创造出优秀的新事物。
这里的“新事物”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牛顿的物理学是一件优秀的新事物。最初,我将这一原则表述为“拥有优秀的新想法”,但这似乎不够全面,它未能涵盖艺术或音乐等创造形式,除非将“想法”这个词拉伸到包含神经系统中的一切活动,那样就失去了意义。
即使对于那些有意识产生的想法,我也更倾向于使用“创造优秀的新事物”这一表述。描述优秀思考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做出发现,或者比他人更深入地理解某事。但如果你无法构建模型或撰写文章来表达你的理解,你又能说自己理解得有多好呢?事实上,尝试表达你所理解的东西,不仅是证明你理解的方式,更是加深理解的过程。
我喜欢这种表述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引导我们偏向于创造。它促使我们更看重那些自然被视为“制造东西”的想法,而不是仅仅对别人创造的东西进行批判性观察。批判性观察也是一种想法,有时也很有价值,但人们很容易误以为它们的价值比实际更高。批判看起来很成熟、很复杂,而创造新事物,尤其是在初期,往往显得笨拙;然而,恰恰是那些最初的、笨拙的创造步骤,才是最稀有和最有价值的。
新颖性是必要的吗?我认为是的。在科学领域,新颖性显然是核心。如果你抄袭别人的论文并声称是自己的,这不仅不令人印象深刻,更是欺骗。艺术领域也类似。一幅优秀画作的复制品可能令人愉悦,但它不像原作那样令人印象深刻。这反过来意味着,无论你做得多好,重复制造同样的东西(即使是复制自己)也不令人印象深刻。
需要注意的是,“创造优秀的新事物”这一原则中的“应该”与“帮助他人”和“关爱世界”的“应该”有所不同。后两者是基于责任或义务的“应该”,而前者是基于发挥个人全部潜能的“应该”。历史上关于如何生活的规则通常是这两种“应该”的混合体,但往往更侧重于义务。
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人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无论是问西塞罗还是孔子。答案通常是:你应该智慧、勇敢、诚实、节制、公正,维护传统,服务公共利益。有一段时期,在世界某些地方,答案变成了“侍奉上帝”,但在实践中,智慧、勇敢、诚实、节制、公正、维护传统和服务公共利益仍然被认为是好的。事实上,这套准则对大多数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来说也是正确的。然而,这些传统答案中并没有提及关爱世界或创造新事物,这有点令人担忧,因为这个问题似乎应该是永恒的,其答案不应有太大变化。
传统答案没有提及关爱世界,这一点我不太担心。显然,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是在我们意识到可能毁掉地球之后。但如果传统答案没有提及创造新事物,这又如何能说明它很重要呢?
传统答案回答的是一个略有不同的问题。它们回答的是“如何为人”,而不是“做什么”。当时的受众在“做什么”方面没有太多选择。直到近几个世纪,主要的受众是土地所有者阶级,他们也是政治阶层。他们不是在选择做物理研究还是写小说。他们的工作是预先注定的:管理庄园、参与政治、必要时参战。在业余时间做一些其他类型的工作是可以的,但理想情况下他们不应该有太多业余时间。西塞罗的《论义务》是古典时代关于如何生活的伟大著作之一,他在书中明确表示,如果不是因为最近的政治动荡使他被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他甚至不会写这本书。
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从事我们现在称之为“原创工作”的人,他们常常受到钦佩,但他们不被视为普遍的榜样。阿基米德知道自己是第一个证明球体体积是其最小外接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二的人,并为此感到非常高兴。但你在古代作家的著作中找不到敦促读者效仿他的人。他们更多地将他视为一个奇才,而非榜样。
现在,我们中有更多的人可以效仿阿基米德,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一种特定的工作中。事实证明,他最终成为了一个榜样,与他同时代的人会觉得奇怪的一群人——那些创造新事物的人——也成为了榜样,因为创造新事物的人才分布与社会等级制度是垂直交叉的。
什么样的“新事物”才算数?我宁愿把这个问题留给创造者们自己去定义。试图设定任何门槛都是冒险的,因为新型的工作最初常常受到鄙视。雷蒙德·钱德勒写的是字面意义上的低俗小说(pulp fiction),但他现在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事实上,这种模式如此普遍,以至于你可以将其视为一个指导:如果你对某种不被认为是享有声望的工作感到兴奋,并且你能解释其他人忽略了什么,那么这不仅是一种可以做的工作,更是一种值得去追求的工作。
我不想设定任何门槛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不需要它们。那些创造优秀新事物的人不需要规则来约束他们保持诚实。
所以,这就是我对一套生活原则的猜想:关爱他人和世界,以及创造优秀的新事物。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程度去实践这些原则。很可能很多人会完全专注于关爱他人。也会有少数人主要专注于创造新事物。但即使你是后者,你也至少应该确保你创造的新事物不会对他人或世界造成净伤害。如果你更进一步,尝试创造能帮助他们的新事物,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从中获益更多。你在能创造的东西上会受到更多限制,但你会以更多的能量去创造。
另一方面,如果你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事物,即使你并非有意为之,你也常常是在帮助他人或世界。牛顿的动力源于好奇心和抱负,而非他的工作可能带来的实际效果,然而他的工作产生的实际影响是巨大的。这似乎是规律而非例外。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事物,你大概就应该放手去做。
要点
- 核心问题: 人应该做什么?
- 作者提出的三个原则:
- 帮助他人 (Help people)
- 关爱世界 (Take care of the world)
- 创造优秀的新事物 (Make good new things)
- “帮助他人”和“关爱世界”:
- 被视为显而易见的责任或义务 (Obvious duties)
- “创造优秀的新事物”:
- 重要性:
- 与人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相关:思考 (Related to the most impressive human ability: thinking)
- 是优秀思维的最佳证明 (Best proof of good thinking)
- 是发挥个人全部潜能的方式 (Way to live to one’s full potential)
- “新事物”的定义:
- 非常广泛,包括新的思想、艺术、音乐、科学发现、更深入的理解等 (Very general, includes new ideas, art, music, scientific discoveries, deeper understanding, etc.)
- 为何偏爱“创造”(Make):
- 带有行动偏向,促使我们倾向于创造而非仅有想法或批判 (Biases towards creation over just having ideas or criticism)
- 是检验和深化理解的方式 (Way to test and deepen understanding)
- 创造(尤其初期)虽笨拙但稀有且有价值,批判虽显复杂但易被高估 (Creation is awkward but rare/valuable, criticism seems sophisticated but easily overestimated)
- “新颖性”的重要性:
- 在科学和艺术中至关重要 (Essential in science and art)
- 复制他人或重复自己都不令人印象深刻 (Copying others or repeating oneself is not impressive)
- 重要性:
- “应该”的不同含义:
- 义务的“应该”:帮助他人,关爱世界 (Duty “should”: helping others, caring for the world)
- 发挥潜能的“应该”:创造优秀的新事物 (Potential “should”: making good new things)
- 传统规则常混合这两种,但更侧重义务 (Traditional rules mixed these, often prioritizing duty)
- 与传统观点的对比:
- 传统答案(如美德、公共服务)侧重“如何为人”而非“做什么” (Traditional answers focused on “how to be” rather than “what to do”)
- 历史受众(如土地所有者)的工作是预先注定的,选择有限 (Historical audience’s work was predetermined, limited choice)
- 阿基米德等创造者曾被视为奇才而非普遍榜样 (Creators like Archimedes were seen as prodigies, not general models)
- 现代社会更多人可专注于原创工作,创造者成为榜样 (More people in modern society can focus on original work, creators become models)
- 如何定义“优秀的新事物”:
- 难以设定明确门槛,试图定义是冒险的 (Difficult to set clear thresholds, risky to define)
- 新颖的工作最初常被低估或鄙视(如雷蒙德·钱德勒) (Novel work is often initially undervalued or despised, e.g., Raymond Chandler)
- 应由创造者自行判断 (Should be judged by the makers)
- 鼓励寻找那些不被看重但令人兴奋的工作 (Encourages seeking out overlooked but exciting work)
- 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
- 不同人侧重不同程度 (Different people focus to varying degrees)
- 最低要求:创造的新事物不应伤害他人或世界 (Minimum requirement: new things created should not harm others or the world)
- 创造有助于他人/世界的事物可能带来更多能量和益处 (Making things that help others/world can bring more energy and benefits)
- 伟大的创造(如牛顿的工作)常无意中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 (Great creations, e.g., Newton’s work, often unintentionally bring enormous positive impact)
- 如果能创造惊人的事物,就应该去做 (If you can make something amazing, you should do it)
问答
- Q1: 文章提出的“人应该做什么”的核心答案是什么?
- A1: 帮助他人、关爱世界、创造优秀的新事物。
- Q2: 为什么作者认为“创造优秀的新事物”很重要?
- A2: 这是人类优秀思考的最佳证明,也是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 Q3: “新事物”具体指哪些方面?
- A3: 指广泛意义上的创造,包括新的思想、艺术、音乐、科学发现、更深入的理解等。
- Q4: 作者为何强调“创造”(Make)而非仅仅“有想法”(Have ideas)?
- A4: “创造”带有行动偏向,是检验和深化理解的过程,也比单纯的批判更有价值。
- Q5: 为什么传统观点(如古代美德)没有强调“创造新事物”?
- A5: 传统观点主要针对特定社会阶层,他们的工作已预定,且创造者当时常被视为奇才而非普遍榜样。
- Q6: 如何判断一个“新事物”是否“优秀”?
- A6: 作者认为难以设定明确门槛,应由创造者自行判断,并指出新颖的工作最初常被低估。
- Q7: 帮助他人、关爱世界和创造新事物这三个原则是什么关系?
- A7: 帮助和关爱是义务,创造是发挥潜能。即使专注于创造,也应避免伤害他人和世界,且伟大的创造常无意中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