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 https://www.eugenewei.com/blog/2019/2/19/status-as-a-service
摘要
Eugene Wei 的 “Status as a Service” (StaaS) 核心论点是:人类是天生追求社会地位的生物,而成功的社交网络本质上是提供“地位即服务”的平台。 这些平台通过将用户的努力(“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转化为可衡量、可展示的社会资本(特别是地位资本),从而吸引用户、驱动参与并实现增长。
文章首先区分了两种社会资本:实用资本 (Utility Capital) 和 地位资本 (Status Capital)。虽然许多工具和服务提供实用价值,但社交网络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高效地创造和分配地位。用户的各种行为,如发布内容、获得点赞/关注/转发、建立联系等,都被视为“工作量证明”。平台则通过算法和界面设计,将这些“工作”转化为清晰可见的地位象征(如粉丝数、点赞数、认证标记等),这就是“地位的可读性 (Status Legibility)”。
Wei 指出,社交网络的生命周期往往伴随着地位游戏的演变。早期可能侧重于新颖性或实用性,但随着用户基数增长,围绕地位的竞争成为核心驱动力。平台需要不断创新其“地位游戏”以保持用户粘性,但也面临地位通胀、游戏被操纵以及新平台难以挑战现有地位等级体系等挑战。
最终,StaaS 框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视角来理解为什么某些社交产品能够崛起,而另一些则失败。它强调了满足人类深层心理需求(对认可和归属感的追求)对于构建持久社交网络的重要性。理解一个平台如何定义、衡量和奖赏地位,是理解其吸引力和用户行为的关键。
内容精简
引言:社交网络的本质——地位即服务 (StaaS)
Eugene Wei 认为,要理解社交网络的兴衰,不能仅仅看其提供的功能或连接,更要理解其满足人类深层需求的机制。这个核心机制就是“地位即服务”(Status as a Service, StaaS)。人类,如同 Wei 戏称的“寻求地位的猴子 (status-seeking monkeys)”,有着根深蒂固的追求社会认可和相对地位的欲望。成功的社交网络正是利用并服务于这一需求,将用户的行为转化为社会地位。
第一部分:社会资本与人类动机
-
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 Wei 借用了社会学概念,将其分为两类:
- 实用资本 (Utility Capital): 指那些能直接带来实际好处的资源或关系,例如信息获取、职业机会、互助等。LinkedIn 的职业网络、WhatsApp 的便捷沟通主要提供此类价值。
- 地位资本 (Status Capital): 指个人在社会等级体系中的相对位置所带来的声望、认可和影响力。这是社交媒体(如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的核心驱动力。人们渴望被看见、被认可、被羡慕。
-
人类是寻求地位的生物: 进化心理学表明,追求地位是人类(及许多其他物种)的本能,因为它关系到资源获取、配偶选择和生存繁衍。社交网络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本能,将其从物理世界延伸到数字空间。
第二部分:工作量证明 (Proof-of-Work)
借鉴加密货币的概念,Wei 提出社交网络用户通过“工作量证明”来赚取社会资本,尤其是地位资本。
-
什么是工作量证明? 它指的是用户为了在平台上获得回报(主要是地位)而付出的各种努力。这包括:
- 内容创作: 发布照片、视频、文字、想法。内容的质量、独特性、娱乐性或信息量是“工作”的一部分。
- 社交互动: 点赞、评论、分享、关注他人、建立联系。
- 时间投入: 持续活跃在平台上,消费内容,参与讨论。
- 技能展示: 幽默感、审美能力、专业知识、独特经历等。
-
努力与回报: 平台的设计决定了哪些“工作”能更有效地转化为地位。例如,在 Instagram 上,高质量的视觉内容是关键的“工作”;在 Twitter 上,犀利的观点或快速的信息传播更重要;在 TikTok 上,创意和娱乐性的短视频是核心。
第三部分:地位即服务 (Status as a Service) 的核心机制
社交网络作为 StaaS 平台,其核心功能是将用户的“工作量证明”转化为可识别、可比较的地位。
-
地位的可读性 (Status Legibility): 这是 StaaS 的关键。平台必须让地位变得清晰可见、易于理解和比较。这通过各种地位象征 (Status Symbols) 实现:
- 量化指标: 粉丝数、点赞数、观看次数、转发数、评论数等。这些数字直观地反映了用户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
- 认证标记: 如 Twitter 的蓝 V、Instagram 的认证徽章,代表了平台对用户身份或重要性的认可。
- 内容展示: 精心设计的个人主页、高质量的内容本身也成为地位的象征。
- 社交图谱: 用户关注了谁、被谁关注,也间接反映了其社会地位。
-
地位游戏的规则: 每个平台都设定了一套独特的“游戏规则”,决定了如何通过“工作”获得地位。算法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决定了哪些内容被推荐,哪些互动能带来更大的影响力,从而塑造了用户的行为模式。
-
网络效应与地位: 社交网络的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网络效应)。同时,地位的价值也依赖于网络的规模和质量——在一个更大、更有影响力的网络中获得高地位,比在一个小众网络中更有价值。
第四部分:社交网络的生命周期与挑战
Wei 认为 StaaS 模型可以解释社交网络的生命周期和面临的挑战。
- 早期阶段: 新平台通常需要依靠新颖性、特定的实用价值或服务于某个被忽视的细分市场来吸引早期用户。此时,地位游戏可能尚不明确或不重要。
- 增长与成熟: 随着用户增长,平台的核心逐渐转向地位游戏。用户开始更积极地通过“工作量证明”来竞争地位。平台需要不断优化其地位分配机制,保持游戏的吸引力。
- 地位通胀与饱和: 当大量用户涌入,或者平台机制导致地位象征(如点赞)泛滥时,就可能出现“地位通胀”,即单个地位象征的价值下降。这可能导致用户失去动力。平台也可能因为地位阶层固化而让新用户感到难以“攀登”。
- 游戏被操纵: 用户可能会找到“作弊”的方法来获取地位(如买粉、刷赞),破坏了“工作量证明”的公平性,损害平台生态。
- 新平台的挑战: 新的社交网络不仅要提供独特的价值,还要面对现有平台已经建立起来的庞大地位体系。用户往往不愿意放弃在旧平台上辛苦积累的地位资本,迁移成本很高。新平台需要找到创新的方式来定义和分配地位,或者吸引那些在旧平台地位游戏中失意的用户。
案例分析(简述)
- Facebook: 最初依靠大学网络的排他性和连接熟人的实用性,后来发展出点赞、好友数量、动态更新等地位机制。
- Instagram: 专注于高质量视觉内容的“工作量证明”,通过滤镜降低创作门槛,以点赞和粉丝数为核心地位象征,成为视觉地位竞争的主要场所。
- Twitter: 以文字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为核心,转推和粉丝数是关键地位指标,成为观点领袖和新闻人物的竞技场。
- TikTok: 通过强大的推荐算法和易用的创作工具,极大地降低了内容创作和获得关注(地位)的门槛,其“工作量证明”更侧重于创意、娱乐性和对趋势的把握。算法成为地位分配的核心裁判。
结论
StaaS 框架强调,理解社交产品的核心在于理解它们如何服务于人类对地位的追求。一个平台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设计出吸引人的、可持续的“地位游戏”,将用户的“工作量证明”有效转化为有价值的、清晰可读的社会地位。这个框架为分析现有社交媒体和预测未来趋势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要点
以下是 “Status as a Service” 的核心要点,按层级关系排列:
-
核心论点:地位即服务 (Status as a Service - StaaS)
- 社交网络的成功本质是提供高效的地位获取与展示服务。
- 它们利用了人类根深蒂固的追求社会地位的本能。
-
人类动机基础:寻求地位的生物
- 追求地位是进化驱动的本能行为。
- 社交网络将这种追求从物理世界映射到数字空间。
-
核心概念: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
- 实用资本 (Utility Capital): 带来的实际利益(信息、机会、帮助)。
- 地位资本 (Status Capital): 带来的声望、认可、影响力(社交网络的核心)。
-
用户投入:工作量证明 (Proof-of-Work)
- 用户为获得社会资本(尤其是地位)所付出的努力。
- 具体形式:
- 内容创作(文字、图片、视频等)
- 社交互动(点赞、评论、分享、关注)
- 时间投入与活跃度
- 技能与才华展示
- 不同平台奖励不同类型的“工作”。
-
平台核心机制:转化与展示地位
- 地位的可读性 (Status Legibility): 使地位易于识别、理解和比较。
- 实现方式:地位象征 (Status Symbols)
- 量化指标(粉丝数、点赞数、观看数)
- 认证标记(蓝 V)
- 内容质量与个人主页展示
- 社交图谱(关注/被关注关系)
- 实现方式:地位象征 (Status Symbols)
- 地位游戏规则:
- 平台设定规则决定如何通过“工作”获得地位。
- 算法在地位分配中扮演关键角色。
- 地位的可读性 (Status Legibility): 使地位易于识别、理解和比较。
-
平台动态与生命周期
- 网络效应: 平台价值随用户增长而增加,地位价值也与网络规模相关。
- 生命周期:
- 早期:侧重新颖性/实用性。
- 增长/成熟期:地位游戏成为核心驱动力。
- 后期挑战:
- 地位通胀 (Status Inflation): 地位象征贬值。
- 地位饱和/固化: 新用户难以提升地位。
- 游戏被操纵 (Gaming the System): 作弊行为破坏公平性。
-
新平台的挑战
- 需要与现有平台的地位体系竞争。
- 用户迁移成本高(不愿放弃已积累的地位)。
- 必须提供创新的地位获取机制或服务不同需求。
-
案例应用
- 不同平台(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TikTok 等)有不同的“工作量证明”要求和地位象征体系。
- TikTok 的成功部分归因于其算法驱动的高效地位分配机制,降低了新用户获得关注的门槛。
-
核心启示
- 理解 StaaS 是理解社交产品吸引力、用户行为和市场竞争的关键。
- 设计可持续、有吸引力的地位游戏对社交网络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问答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理解 “Status as a Service” 的问答:
-
问:什么是“地位即服务”(StaaS)的核心思想? 答: 核心思想是,人类有追求社会地位的本能,而成功的社交网络就是利用这一点,提供一个平台,让用户通过付出努力(工作量证明)来赚取、积累和展示社会地位(地位资本)。
-
问:为什么地位对社交网络如此重要? 答: 因为对地位的追求是强大的内在驱动力。通过提供有效的地位获取和展示机制,社交网络可以极大地激励用户参与、创造内容、并保持活跃,从而实现增长和用户粘性。
-
问:文中的“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指的是什么? 答: 指的是用户在社交平台上为获得认可和地位所做的任何努力。这包括发布高质量内容、获得点赞/关注、积极互动、投入时间、展示特殊技能等。
-
问:“实用资本”和“地位资本”有什么区别? 答: 实用资本带来直接的实际好处,如信息、工作机会或帮助(例如 LinkedIn)。地位资本则关乎声望、认可度和在社群中的相对位置(例如 Instagram 上的粉丝数和点赞)。社交网络尤其擅长提供地位资本。
-
问:“地位的可读性”(Status Legibility)为什么重要? 答: 因为地位如果不能被清晰地看到、理解和比较,就失去了大部分价值。平台通过粉丝数、点赞数、认证标记等方式让地位变得“可读”,这样用户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并进行比较和竞争。
-
问:为什么作者认为新社交网络很难成功? 答: 因为现有的大型社交网络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地位体系。用户在这些平台上投入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地位资本,不愿意轻易放弃。新平台需要提供非常独特的价值或创新的地位游戏,才能克服这种迁移障碍。
-
问:TikTok 是如何体现 StaaS 模型的? 答: TikTok 通过其强大的推荐算法,使得普通用户创作的内容也有机会获得大量曝光和点赞(地位象征),极大地降低了获得地位的门槛。它的“工作量证明”侧重于创意、娱乐性和捕捉趋势,算法高效地将这种“工作”转化为可见的地位(观看数、点赞数)。
-
问:StaaS 模型有什么局限性或潜在的负面影响? 答: 过度强调地位可能导致用户焦虑、攀比、虚荣心膨胀,甚至为了追求地位而发布不实或有害内容。同时,平台可能为了维持地位游戏的吸引力而牺牲用户福祉或信息质量。地位分配机制(如算法)也可能存在偏见或不透明。
-
问:社交平台如何应对“地位通胀”? 答: 平台可以通过引入新的地位象征、改变算法权重、增加获得地位的难度、或者开辟新的竞争维度(如社群、小组内的地位)来应对地位通胀,试图维持地位的稀缺性和价值。
-
问:StaaS 框架对产品设计者有什么启示? 答: 启示在于,设计社交产品时,应深入思考如何满足用户的地位需求。需要明确定义平台上的“工作量证明”是什么,如何将其转化为清晰可读的地位象征,并设计一套公平且有吸引力的“地位游戏规则”,同时警惕其潜在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