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xREm3s1scA
概述
本次访谈中,伊隆·马斯克与 Lex Fridman 深入探讨了多个主题。首先,马斯克回顾了 SpaceX 首次载人任务 (Demo-2) 的巨大压力与成功后的释然,以及 Inspiration4 全平民太空任务的鼓舞人心。他强调了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的重要性,目标是建立月球基地并最终在火星建立可持续城市,以应对地球可能面临的灾难或太阳膨胀等长期威胁。
马斯克详细阐述了 Starship 项目的艰巨挑战,特别是 Raptor 发动机的生产制造问题。他解释了 Raptor 发动机(全流量分级燃烧、高压)的技术先进性及其对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火箭(太空旅行的“圣杯”)的关键作用,这将使进入轨道的成本降低百倍以上。他分享了自己的工程哲学,强调第一性原理思维、物理定律的基础性、极限思维(如考虑大规模生产成本)、以及从原材料成本反推产品成本极限的重要性。他认为制造比设计原型难得多,需要不断优化,甚至发明新材料和新方法,追求“柏拉图式理想”的产品形态。
在特斯拉方面,马斯克讨论了自动驾驶(Autopilot/FSD)的复杂性远超预期。他指出,解决 FSD 的关键在于通过摄像头和先进的硅基神经网络复刻人类视觉感知系统,将光子信息流转化为精确的“向量空间”是核心难点,而控制相对容易。他提到了特斯拉 AI 团队的努力,包括数据引擎、自动标注、神经网络架构的迭代(如 FSD v11 将实现单一堆栈、用神经网络替代大量 C++ 代码、处理原始光子数据以减少延迟和抖动),并预测明年 FSD 有望在安全性上超越人类司机。
马斯克还介绍了 Tesla Bot (Optimus) 项目,将其视为特斯拉在现实世界 AI 和先进制造能力上的自然延伸。机器人初期将用于替代危险、重复或枯燥的工作,未来可能使工作成为可选项,并可能需要某种形式的全民基本收入。他也探讨了机器人作为伴侣的可能性。
此外,访谈还涉及了加密货币(视其为信息系统,讨论了比特币的局限和狗狗币的潜在优势)、火星治理(倾向于直接民主制,法律应简短并有“垃圾回收”机制)、历史教训(从战争、暴政中学习,强调“做大蛋糕”而非零和思维)、对俄罗斯科技历史的钦佩、对核能的支持,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热爱人类、扩展意识以理解宇宙、提出正确的问题)。最后,他还给年轻人提出了建议:努力变得有用,广泛阅读,找到天赋与兴趣的交集。
内容精简
伊隆·马斯克与 Lex Fridman 的深度对话:SpaceX、火星、特斯拉自动驾驶、机器人与人工智能
在与 Lex Fridman 的第三次播客访谈中,伊隆·马斯克深入探讨了他所领导的几家公司的前沿项目、他的工程哲学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SpaceX:载人航天、火星愿景与 Starship 的挑战
访谈伊始,Lex Fridman 提及了 SpaceX 在 2020 年 5 月 30 日成功将人类送入轨道的 Demo-2 任务,认为这是人类太空探索新纪元的开端,尤其在过去两年全球困境中带来了希望。马斯克对此表示感谢,并重申了他对人类的热爱以及创造美好、令人兴奋未来的愿望。
回忆起 Demo-2 任务,马斯克坦言发射前承受了极大的压力(“extremely stressful”),甚至为此祈祷(尽管他并非宗教人士),发射成功后感到的主要是巨大的解脱(“great relief”),而非狂喜。相比之下,后续的宇航员任务,尤其是 Inspiration4 全平民轨道飞行任务,则让他更能享受过程。Inspiration4 不仅将轨道高度推向了几十年来的新高(仅次于哈勃维修任务和阿波罗计划),其 Netflix 纪录片也确实鼓舞人心。
马斯克对人类自 1972 年阿波罗任务后再未重返月球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意味着文明的停滞。他主张我们必须重返月球,建立一个类似南极科考站的科学基地,以深入了解宇宙。更长远的目标是登陆火星,使人类成为真正的太空文明。
当被问及在面对巨大的工程挑战时,是否还能感受到太空旅行的魔力,马斯克坦诚,作为 SpaceX 的首席工程师,他看到火箭或飞船时,首先想到的是所有可能出错的地方和可以改进之处(“a readout of like this is the these are the risks these are the problems”),这与普通人看到的酷炫外观截然不同。
接着,话题转向了 Starship——马斯克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复杂、最先进的火箭,比现有火箭领先一个数量级。他指出,目前耗费他时间最多的不是设计,而是 Raptor 发动机的生产制造(“engine production”)。他强调“原型容易,生产很难”(“prototypes are easy production is hard”)。Raptor 发动机被设计为全流量分级燃烧(Full Flow Staged Combustion, FFSC)引擎,目标工作压力高达 300 巴(远超目前记录保持者俄罗斯 RD-170/180 的约 267 巴),这使得发动机功率密度极高,推重比和比冲(效率指标)都非常优秀。然而,高压带来的工程难度呈非线性增长,且 FFSC 系统内部存在复杂的反馈回路,控制难度极大,甚至需要发明新的合金材料。
制造 Raptor 发动机如此困难,是因为其复杂性(大量组件、特殊材料、反馈回路)。但之所以选择这条艰难的路,是因为 FFSC 理论效率最高,这是实现完全且快速可重复使用(full and rapid reusability)的轨道火箭这一“圣杯”所必需的。目前 Falcon 9 仅部分可复用(助推器和整流罩回收,上面级不回收),导致单次发射成本仍在 1500-2000 万美元左右。而 Starship 若能实现完全复用,每次发射成本有望降至 100-200 万美元,同时运载能力超 100 吨,这将使进入轨道的成本降低至少 100 倍,如同汽车加油而非每次都买新车一样,是太空探索的革命性突破。为了极致减重,SpaceX 甚至计划用发射塔的机械臂(“Chopstick arms”)直接接住回收的助推器和飞船,省去着陆腿的重量——这是一个极其疯狂(“bananas”)的方案。
马斯克承认,曾有一段时间他不确定 Starship 的成功是否在“所有可能的结果集”中,但现在他非常有信心物理定律允许其成功(“physics pencils out”),问题只是时间和需要多少次发射才能实现完全快速复用。面对困难、专家质疑甚至失败先例,他的动力来源并非乐观或悲观,而是坚信这件事必须完成(“this is something that is important to get done”),“要么做成,要么死在尝试的路上”(“or die trying”),放弃不在他的天性中(“quitting is not in my nature”)。
工程哲学:第一性原理与极限思维
马斯克分享了他的问题解决方法论。核心是第一性原理思维:将问题分解到最基础、最确定的公理层面(“axiomatic base”),然后由此向上推理,并用公理检验结论。他强调“物理学是定律,其他一切都是建议”(“physics is the law and everything else is a recommendation”),不能违反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
另一个重要工具是极限思维(thinking about things in the limit):将某个变量推向极大或极小,观察系统变化。例如,判断一个零件昂贵是因为设计缺陷还是产量不足,可以假设年产百万件,如果依然昂贵,则问题在于设计本身,需要简化或改变设计。
他还介绍了通过计算产品原材料成本来确定其理论最低成本的方法。将产品分解为构成元素(铝、钢、钛等),计算其重量和市场价值,这个总和就是“挥舞魔杖就能将原子排列成最终形状”的成本下限。实际成本高昂的原因在于将原子塑造成所需形状的过程。这引出了他关于制造的观点:只要精通大规模制造,几乎任何产品的成本都可以无限接近其原材料价值(加上必要的知识产权费用)。
设计产品时不应局限于现有工具和方法,而应想象**“柏拉图式理想”**(platonic ideal)的完美产品形态,思考如何排列原子以实现它,然后再反推需要创造哪些新工具、新方法和新材料。这需要打破思维惯性,从两个方向思考:现有工具能做什么?完美的理论产品是什么样?
火星殖民:时间表、成本与生存关键
关于 SpaceX 何时能将人类送上火星,马斯克给出的时间表是:最好情况 5 年,最坏情况 10 年(“best case is about 5 years worst case 10 years”)。决定因素主要是 Starship 的工程进度。
他强调,Starship 的核心优化目标是将每吨物资运抵火星表面的成本降至最低。目前这个成本大约是每吨 10 亿美元,对于建立一个自我维持(self-sustaining)的火星城市来说高得离谱。马斯克估计,需要将成本降低至少 1000 倍,达到每吨百万美元甚至更低。
“自我维持”是关键阈值,意味着即使来自地球的飞船停止抵达,火星城市也能独立生存下去,不能缺少任何关键要素(如维生素 C 之于远航船员),需要建立包括半导体工厂、钢铁精炼厂等在内的完整工业基础。他估计,建立这样的城市至少需要向火星运送一百万吨物资。虽然他不确定这能否在他有生之年实现,但他希望看到其势头强劲。
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是为了通过“大过滤器”(Great Filter),为生命本身购买“保险”(life insurance for life)。地球面临各种内部(如战争、人口崩溃)和外部(如小行星撞击、太阳膨胀)的长期风险。地球诞生 45 亿年来,现在是第一次有机会将生命扩展到地球之外,这个机会窗口可能很短暂,应尽快抓住。
关于星际旅行,马斯克认为目前没有已知方法能超光速旅行。虽然广义相对论允许虫洞存在,利用空间本身移动(如宇宙大爆炸时的超光速膨胀)在理论上可能,但所需的能量是难以想象的。在火箭推进技术方面,短期内没有物理学上的突破口,最大的进步来自于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
火星治理与加密货币
对于未来火星文明的治理模式,马斯克建议采用直接民主制(direct democracy),由民众直接对法律投票,而非代议制民主(易受特殊利益集团影响)。法律条文必须足够简短,让普通人能理解。他还强调透明度的重要性。
他引申讨论了地球上法律法规的“垃圾回收”问题。规则不断累积而缺乏清理机制,如同软件代码不断膨胀却没有移除功能,最终会阻碍社会进步。他建议法律应有“日落条款”(sunset clause),移除法律应比制定法律更容易(例如,制定需 60% 同意,移除只需 40% 同意)。
谈到加密货币,马斯克基于他在 PayPal 的经验,将其视为一种改进现有货币体系(基于老旧 COBOL 大型机运行的异构数据库)错误的尝试。他认为货币本质上是信息(money is information),一个用于跨时空资源分配的数据库。加密货币试图减少政府通过增发货币(一种隐蔽的税收)给这个数据库带来的错误。他从信息论角度分析货币系统,关注带宽、延迟、抖动、丢包等指标。
他认为比特币目前交易量有限、延迟过高,不适合作为日常货币,但可能作为价值存储手段。相比之下,狗狗币(Dogecoin)虽然起源于玩笑,但交易量潜力更大,交易费用低。其固定的年增发量(而非百分比)导致通胀率随时间递减,这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了流通而非囤积。他认为狗狗币可能“意外地”比他见过的任何其他加密货币更适合作为货币。他还提到,由于光速限制,火星需要拥有自己本地化的货币系统,可能是某种加密货币。关于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的身份,他认为从思想演变来看,Nick Szabo 的贡献最大,但承认自己并不知道确切身份。
特斯拉 Autopilot/FSD:挑战、进展与未来
马斯克回顾了特斯拉 Autopilot 的发展历程,承认自动驾驶的难度远超他最初的想象(“harder than I thought”)。他重申,实现完全自动驾驶(FSD)的根本在于复刻人类的视觉感知系统:使用摄像头(如同眼睛)和先进的硅基神经网络(如同生物神经网络)来理解为人类视觉设计的道路系统。
核心挑战在于感知(perception),即将摄像头捕捉到的海量光子信息流(“massive bitstream in an image space”)准确、高效地转化为向量空间(vector space)表示——即识别出车辆、行人、车道线、交通信号灯等物体及其位置、速度等信息。一旦拥有精确的向量空间,控制(planning and control)问题就相对容易解决,类似于电子游戏(如 GTA)。
人类大脑在感知方面极其强大,能进行大量后处理(如填充视觉盲点、在周边视觉中“绘制”颜色),并极力压缩信息,只保留最相关的向量。自动驾驶系统也需要解决类似问题,如物体恒存(object permanence,即使物体被遮挡也能推断其存在和轨迹)、记忆(跨时间和空间记忆相关信息,但要避免信息过时或内存溢出)。
特斯拉为此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引擎(data engine),包括高效的自动标注(auto-labeling)系统,能将人工标注效率提高百倍以上。AI 团队(由 Ashok Elluswamy 领导 Autopilot 工程,Andrej Karpathy 领导 AI)开发了复杂的神经网络架构(曾称 HydraNet,现已更新)。
软件层面,特斯拉进行了大量底层优化,如自研 C 编译器,以在有限的车载计算单元(FSD computer)上实现最高效的计算(主要是矩阵运算/点积),追求高帧率、低延迟、低抖动。一个关键进展是转向处理原始光子计数(raw photon counts),绕过图像信号处理器(ISP)的后处理(这些处理是为了让图像“好看”,而非提供最多信息),这不仅能获取更丰富的光照信息(尤其在低光照下),还能节省约 13 毫秒的延迟。消除抖动(jitter,即延迟的不确定性)比消除固定延迟更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控制的精确性和鲁棒性。
马斯克预测,明年(2022 年)FSD 在安全性上达到甚至显著超越普通人类司机的水平“看起来很有可能”(“looking quite likely that it will be next year”)。届时需要向监管机构证明这一点(目标是比人类安全 2-3 倍)。即将推出的 FSD V11 将是一个重大版本,包含神经网络架构的根本性重写,目标是实现单一软件堆栈(single stack)处理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驾驶,用神经网络替代大量 C++/C 代码来直接输出向量空间(而非“一大袋点”交给 C++ 代码处理),所有网络都将基于环视视频(surround video)进行训练和推理,并使用原始光子数据进行训练。他相信神经网络最终会“吃掉”大部分传统软件代码。未来,车辆将能做出远超人类(甚至电影特技)的“超人”机动。
Tesla Bot (Optimus):AI 的延伸与未来劳动力
Tesla Bot(代号 Optimus)被视为特斯拉在现实世界 AI 和先进制造能力上的自然延伸。汽车可以看作是带轮子的机器人,将为汽车开发的导航现实世界的 AI 技术应用到带胳膊腿的人形机器人上是合乎逻辑的一步。这需要开发定制化的执行器(actuators)、传感器和电机,而特斯拉在电机和电力电子领域拥有顶尖专业知识。
机器人的初期目标是替代人类不愿做的危险、重复、枯燥或易导致劳损的工作。长远来看,这可能导致工作成为可选项(work will become optional),届时可能需要某种形式的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
当被问及机器人作为伴侣的可能性时,马斯克表示之前未深入思考,但认为这确实可能发生。机器人可以发展出独特的个性(“personality”),甚至通过学习适应其“主人”(或伙伴),其“不完美”(Wabi-sabi)之处可能使其更具吸引力,如同星球大战中的 C3PO 和 R2-D2。不过,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让机器人变得有用(useful)。他预计明年底(2022 年底)可能会有一个不错的原型。
他推测未来 Tesla Bot 的数量可能会超过特斯拉汽车。
历史、俄罗斯与人生哲学
马斯克表达了对历史的兴趣,特别是 Dan Carlin 的 Hardcore History 播客。他认为研究历史有助于理解文明和人性的本质。他提到了二战中工程技术(尤其是燃料质量)对战局的影响,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黑暗(《红色沙皇的宫廷》一书因过于黑暗而无法卒读)。他同意历史中大部分时间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也承认战争和暴行是间歇性发生的现实。他认为评判历史人物和事件应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相对标准,而非用今天的道德标准苛求过去。
他对俄罗斯(及前苏联、乌克兰)在航天领域的辉煌历史表示钦佩,承认 SpaceX 在选择甲烷作为 Raptor 发动机燃料时,部分受到了俄罗斯/苏联在甲烷发动机测试台上取得的高性能数据的启发。他表示愿意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对话。
在访谈轻松环节,他参与了“Meme Review”,并对核能表示支持,认为在非极端自然灾害地区,核能是安全的发电方式,其风险被公众严重夸大了,远低于燃煤电厂。
最后,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建议是:努力变得有用(try to be useful),为社会做出净贡献。广泛阅读(read a lot of books),了解广阔的知识领域,找到自己天赋与兴趣的交集。避免零和思维(zero-sum mindset),要相信并致力于“做大蛋糕”(grow the pie)。
关于爱与人生意义,他认为自己致力于推动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是因为他热爱人类(love humanity)。他引用《银河系漫游指南》的观点,认为宇宙本身就是答案,真正的挑战在于提出正确的问题(ask the right questions)。为了更好地理解宇宙、理解生命意义并提出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扩展意识的范围和规模(expand the scope and scale of consciousness),包括硅基意识(人工智能)。
关键点
以下是访谈中的关键要点和相关信息,按主题组织:
-
SpaceX & 太空探索
- Demo-2 首次载人任务:
- 发射前压力巨大,马斯克为此祈祷。
- 成功后主要是解脱感。
- Inspiration4 全平民任务:
- 非常鼓舞人心,轨道高度创几十年新高。
- 推荐观看 Netflix 纪录片。
- 重返月球与月球基地:
- 担忧阿波罗后近半世纪未重返月球,可能意味着文明停滞。
- 主张建立月球科学基地,类似南极科考站。
- 火星目标:
- 最终目标是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
- 在火星建立自我维持的城市是关键,以应对地球长期风险(内部或外部灾难,太阳膨胀)。
- 这是通过“大过滤器”的关键一步。
- 火星登陆时间表:
- 最好情况:约 5 年 (从访谈时点算,约 2026 年)。
- 最坏情况:约 10 年 (约 2031 年)。
- 火星殖民挑战:
- 成本: 当前每吨物资到火星约 10 亿美元,需降至百万美元级别(降低至少 1000 倍)。
- 自我维持: 需要完整工业基础(半导体、冶炼等),估计至少需百万吨物资。
- 工程: Starship 的研发是核心瓶颈。
- Starship:
- 定位: 有史以来最复杂、最先进的火箭,目标是实现完全且快速可重复使用。
- 核心优化: 降低每吨物资运抵轨道/火星的成本。
- 成本目标: 完全复用后,单次发射成本有望降至 100-200 万美元,运载能力超 100 吨,成本降低百倍以上。
- 最大挑战: Raptor 发动机的生产制造。
- Raptor 发动机:
- 技术:全流量分级燃烧 (FFSC),理论效率最高。
- 性能:目标压力 300 巴 (远超记录),高功率密度、推重比、比冲。
- 制造难点:高压带来的非线性难度增长,复杂的内部反馈回路,需要新合金材料。
- 回收方式: 计划用发射塔机械臂直接捕捉,省去着陆腿。
- 成功信心: 物理上可行,问题是时间和迭代次数。
- 星际旅行: 目前无已知超光速方法,虫洞/曲速引擎所需能量巨大。
- 火箭推进: 近期最大进步来自可重复使用,而非基础物理突破。
- Demo-2 首次载人任务:
-
工程与问题解决哲学
- 第一性原理 (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 将问题分解至最基础、最确定的公理。
- 基于公理向上推理,并用公理检验结论。
- 物理学是基础定律,不能违背。
- 极限思维 (Thinking in Limits):
- 将变量推向极大/极小,观察系统变化。
- 用于判断成本瓶颈(设计 vs. 规模)。
- 成本分析:
- 计算产品原材料成本,确定理论最低成本。
- 高成本源于将原子塑造成形的制造过程。
- 制造:
- 比设计原型难得多。
- 精通大规模制造可使成本趋近原材料价值。
- 设计理念:
- 想象“柏拉图式理想”的完美产品。
- 反推所需的新工具、方法、材料。
- 打破思维惯性,不局限于现有条件。
- 马斯克的角色: SpaceX 的首席工程师,对设计决策负责。
- 第一性原理 (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
特斯拉 Autopilot / FSD (完全自动驾驶)
- 难度: 远超最初预期。
- 核心方法: 复刻人类视觉感知系统(摄像头 + 神经网络)。
- 最大挑战: 感知 (Perception) - 将摄像头数据准确转化为向量空间 (Vector Space)。
- 控制: 一旦感知解决,控制相对容易。
- 技术细节:
- 数据引擎: 核心基础设施,包括高效的自动标注系统。
- 神经网络: 复杂架构 (HydraNet -> 新架构),不断迭代,逐渐替代传统 C++/C 代码。
- 软件栈: 底层优化 (自研 C 编译器),追求高帧率、低延迟、低抖动 (Jitter)。
- 数据处理: 转向处理原始光子计数,绕过 ISP 后处理,获取更多信息并减少延迟。
- 感知范围: 基于环视视频 (Surround Video) 进行训练和推理。
- 记忆与物体恒存: AI 需要具备类似能力。
- FSD Beta 进展: 干预率 (Disengagement Rate) 快速下降。
- L4/L5 FSD 时间表: 预测明年 (2022 年) 安全性有望超越人类司机。
- FSD V11:
- 目标:单一软件堆栈 (Single Stack) 处理高速与城市。
- 重大改进:神经网络架构重写,直接输出向量空间,全面转向环视视频和原始光子数据。
- 最终能力: 车辆将具备超人机动能力。
-
Tesla Bot (Optimus)
- 定位: 特斯拉在现实世界 AI 和先进制造能力上的延伸。
- 技术基础: 利用 FSD 的 AI 技术栈,结合定制的执行器、传感器、电机。
- 初期应用: 替代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
- 长期影响: 可能使工作成为可选项,或需 UBI 支持。
- 潜在应用: 可能成为伴侣,发展出独特个性。
- 时间表: 预计 2022 年底有不错的原型。
- 未来规模: 数量可能超过特斯拉汽车。
-
加密货币
- 本质: 视为信息,用于资源分配的数据库。
- 目标: 减少政府干预(如通胀)对货币数据库造成的错误。
- 比特币 (Bitcoin):
- 优点:价值存储。
- 缺点:交易量低,延迟高,不适合日常货币。
- 狗狗币 (Dogecoin):
- 优点:交易量潜力大,费用低,固定增发量(通胀率递减)可能鼓励流通。
- 评价:可能“意外地”是更好的货币系统。
- 火星货币: 需要本地化系统,可能基于加密货币。
- 中本聪身份: Nick Szabo 的思想贡献最大。
-
政府与社会
- 火星治理: 建议直接民主制,法律简短、透明。
- 法律体系: 应有“垃圾回收”机制(如日落条款),移除法律应比制定更容易。
- 地球现状: 法律法规不断累积,缺乏清理,阻碍进步。
-
历史与学习
- 价值: 理解文明、人性,吸取教训。
- 二战工程: 燃料质量对飞机引擎性能至关重要。
- 评判历史: 应基于当时背景和相对标准。
- 俄罗斯/苏联: 在航天领域有辉煌历史,对其技术表示钦佩。
-
个人哲学与建议
- 动力: 任务的重要性本身,而非乐观/悲观;不放弃是天性。
- 对人类的态度: 热爱人类,希望其繁荣、幸福。
- 给年轻人的建议:
- 努力变得有用 (Be useful): 为社会做贡献,创造大于消耗。
- 广泛阅读 (Read broadly): 了解各领域知识,探索兴趣。
- 找到天赋与兴趣的交集。
- 避免零和思维 (Zero-sum mindset): 致力于“做大蛋糕”。
- 人生意义:
- 扩展意识的范围和规模,以更好地理解宇宙。
- 关键在于提出正确的问题。
- 爱 (Love): 对人类的爱是其工作的根本动力。
-
其他
- 核能: 支持核能,认为其风险被夸大,远比燃煤安全。
- Meme Review: 参与了轻松的 Meme 点评环节。
- 喜剧: 考虑过尝试单口喜剧。
- 与普京对话: 表示愿意。
问答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理解访谈内容的关键问答:
-
问:SpaceX 首次载人任务 (Demo-2) 对马斯克意味着什么?
- 答: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成功后主要是极大的解脱感,而非狂喜。
-
问:马斯克为什么如此强调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
- 答:为了应对地球可能面临的长期生存风险(如灾难、战争、太阳膨胀),确保人类文明和意识的延续,相当于为生命本身购买“保险”。
-
问:SpaceX 计划何时将人类送上火星?
- 答:最好情况约 5 年内,最坏情况约 10 年内 (自 2021 年底访谈时点算起)。
-
问:Starship 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 答:Raptor 发动机的大规模生产制造。设计本身已完成,但将先进设计转化为可靠、可量产的产品极其困难。
-
问:Starship 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的意义何在?
- 答:这是太空探索的“圣杯”,能将进入轨道的成本降低至少 100 倍,使大规模太空活动(如火星殖民)在经济上成为可能。
-
问:马斯克解决工程难题的核心方法是什么?
- 答:基于第一性原理思考,将问题分解到最基础的物理定律层面进行推理;同时运用极限思维分析问题边界和成本驱动因素;并追求“柏拉图式理想”的产品设计,不被现有条件束缚。
-
问:马斯克认为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 (FSD) 的核心难点在哪里?
- 答:最难的部分是感知 (Perception),即如何让车辆通过摄像头和神经网络像人一样准确理解复杂的现实世界,并将其转化为可供决策的“向量空间”信息。控制相对容易。
-
问:马斯克预测特斯拉何时能实现 L4/L5 级别的 FSD?
- 答:他认为“看起来很有可能”在明年 (2022 年) 实现 FSD 在安全性上超越普通人类司机。之后还需要通过监管机构的验证。
-
问:Tesla Bot (Optimus 人形机器人) 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答:初期目标是替代人类从事危险、重复或枯燥的工作。长远来看,可能改变劳动力结构,甚至成为人类伴侣。它是特斯拉在现实世界 AI 和先进制造能力上的自然延伸。
-
问:马斯克如何看待加密货币,特别是比特币和狗狗币?
- 答:他将货币视为信息系统/数据库。认为加密货币是对现有金融系统错误的改进尝试。比特币交易能力有限,更像价值存储;狗狗币交易潜力更大、费用低,可能更适合做货币,尽管起源于玩笑。
-
问:对于未来火星的治理模式,马斯克有什么建议?
- 答:倾向于直接民主制,法律应简短易懂,并建立机制定期审视和移除过时法规(法律的“垃圾回收”)。
-
问:马斯克给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什么建议?
- 答:努力变得有用,为世界做出积极贡献。广泛阅读,培养广阔的知识视野。找到自己天赋与兴趣的交集。避免零和思维,要致力于“做大蛋糕”。
-
问:马斯克认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 答:扩展人类意识的范围和规模,以便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本质,并最终能够提出关于宇宙这个“答案”的正确问题。他对人类怀有深厚的爱,这是他工作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