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格行为模型

在博客的留言中,看到有人提到这本书,就去看了下。英文名可能更能体现书的主旨:Tiny Habits: The Small Changes That Change Everything。

书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公式:B=MAP。Behavior = Motivation + Ability + Prompt,也就是 行为 = 动机 + 能力 + 提示。一个行为的发生是这三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个公式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揭示了行为发生的要素,还说明了行为是可以被设计的,只要合理使用这三个要素。行为可以是某个要养成的好习惯,或者要改掉的坏习惯,或者你在做一款产品,希望引导用户去触发的一个操作等等。可以用这个图来概括。

在曲线外面的范围是可以成功的行为,比如右上角就是既有很强的动机去做某事,同时这件事做起来又很方便。比如接电话:当来电话时,手机会震动或发出声音(收到提示),因为想知道电话的内容所以有动机,而接听的行为又很方便,因此接电话这个行为就发生了。

接下来再来回看书名,为什么作者强调「Tiny Habits」?因为动机是不可靠的,可能短时间内会处于较强的状态,但会很快弱化,从而进入曲线的下方,导致行为不再发生。比如生了一场病后,想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于是决心每天跑步 2 公里,或许能坚持几天,但很难超过一个星期(动机弱了)。而解决方案就是将习惯分解为更容易达成的「微习惯」(有点像微积分)。

在讲「微习惯」之前,可以先探索下可能的行为选项。比如要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跑步是否是最好的方式?2 公里是否是合适的里程?是不是可以改为走路或者游泳?经过一番比较后,应该能找到既能有效地实现目标,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 Action。比如游泳和跑步都能增强身体机能,但操场离得很近,游泳则要开半小时的车,则跑步会更合适些。

假如探索后的结果是每天跑 2 公里,那么养成这个习惯,可以对它进行拆分,比如先从「下楼」开始,起床后,先下楼,哪怕只是走几步再上来,接下来可以在下楼后走几分钟,就这样逐步达到每天跑 2 公里的目标。其中的关键是这个「微习惯」做起来几乎不费力,这样不需要动机的参与,就能让行为发生。

最后就是「提示」,提示不是设一个闹铃这么简单,比如设了 7 点的提醒,下楼跑步,但当闹铃响时,可能在看书或工作,这时就会把闹铃关掉,提示也就失效了。所以提示要设置地自然。一种方法是跟已有的习惯绑定,书中作者希望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他就把这个行为与刷牙进行了绑定,同时为了降低使用牙线的能力,从市面上的 15 款牙线中挑到了顺手的牙线,还对这个习惯进行了分解(微习惯),先在刷牙后用牙线作用于一颗牙,再逐步地扩展到更多的牙。

还有一种是跟会固定发生的事件绑定,作者举了一个他自己的「珍珠习惯」的例子:家里的空调在定时关闭时会发出一声较响的声音,然后把作者吵醒,这本身是一件不愉悦的事情,也考虑过换一个更好的空调,但作者把这个事件设置为了一个锚点,当它发生时,就冥想放松,于是他收获了一个明确的冥想放松时段,最后,他甚至觉得被吵醒然后冥想、放松,还挺幸福。

❤️